近期,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荣誉出品,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电视剧《数风流人物》,正在江苏卫视频道热播。七一前夕,一场围绕该剧展开的青少年学生思政微分享会在南大附中举行。
《数风流人物》跨越了1919年到1949年这30年的时间,涵盖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中历史要素灿若星河。它也是第一部完整反映中共一大13位代表不同命运走向的电视剧,重点描绘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不断探索出路,追求真理,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牺牲和奉献的动人历程。剧中的情感类型非常丰富,有亲情、爱情、同志情、战友情,该剧对一段段人生的鲜活展现,凸显了人物的信仰之美、人性之美和情感之美。南京大学附属中学的同学们观剧之后纷纷表示,剧中的共产党人真的好像从历史课本中走了出来,深深打动了他们。
南京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学生倪梓玉说,她觉得这些早期的共产党人,他们都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而且非常有勇气,打破当时时代的局限与壁垒。其实他们也都是一些普通人,李大钊有一个和他非常恩爱的妻子,但是他为了投身于革命事业,30多岁就牺牲了。
南京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学生卢欣婕认为,她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陈独秀,他让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去勤工俭学、自己赚学费,也在他们心中播下革命的种子。他是一个舍小家为大家的代表,最后他的两个儿子也在革命中牺牲了,他其实也是个普通的父亲,很爱他的儿子,但是在那样的环境下,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数风流人物》还以它富有质感的声光画运用和出彩的人物群像塑造,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赢得了赞许和共鸣。
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王正说,她觉得最有意思的还是剧里群演用得很多,一开场的那个镜头是李大钊在演讲,下面坐了很多人,一个镜头扫过去,带到了历史上很多赫赫有名的人物,色调也很漂亮,非常有历史的厚重感。
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韩筱蔓认为,陈独秀父子之间对真理的讨论、毛泽东深入农村的实践追求,以及所有共产党人为了信仰抛头颅洒热血的追求,都是非常感人的。作为当代青年,也应该继承他们的薪火,照真理、照人民、照国家。
在南大附中的分享会现场,三位从事新闻报道和教学工作的一线媒体人,结合微演讲的形式,和在场的同学们分享了他们对电视剧的观后感、自己的信仰初心和成长经历。
江苏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副院长董蓓表示,革命志士也是有他们的思想不断进步的过程,对于孩子们来讲,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过程。分享会上,很多孩子刚才就说,回去要看看周恩来是怎么写《大江歌罢掉头东》的,陈毅是怎么写"旌旗十万斩阎罗"的,引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王南认为,一百多年过去了,中国在变、世界在变,但是许多的问题都没有变,比如说我们的人生命题没有变,那就是你需要去深刻理解这个世界,历史的使命也没有变,青年是推动社会改变的力量,希望在今天青年朋友能给我们以力量,我们这部剧也能给青年朋友以力量。
(来源:江苏公共新闻频道/许莹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