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临近,为进一步推进非学科校外培训治理,江苏省教育厅、科技厅、文化和旅游厅、体育局等部门先后制定出台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准入指引,从设立条件、组织机构、培训内容、师资队伍等多方面提出明确规定。目前相关规定落实情况如何呢?
机构管理方面,《指引》中明确,组织机构中明确要求配备教学、财务、安全管理等不少于3人的专职管理人员,从事管理教学的,必须具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和国家教育方针,不得以非学科之名开展学科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和当地中小学教学时间冲突,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
在南京鼓楼吾悦广场的一家机器人培训机构,记者看到机构推出了暑期课程。负责人称,他们已经看到了相关部门发布的指引内容,机构已经从培训师资、课程内容、场地安排等多方面进行了细化落实。
“我们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全职,每个班级的配比都是一比五。每个教员最多带五个小朋友,每间教室在二十个平方,家长也会觉得舒适度很好。现在整个机构的面积在四百平方,也符合文件三百平方的要求。”卡巴机器人培训机构负责人宋瑶说。
家长张女士说,这个暑假她准备给孩子报名一些科技类的兴趣培训,指引发布出台,家长在选择就有了方向。
在南通海门区一家美术培训机构通过区文广旅局的材料审核和现场验收,拿到了海门及南通地区首张文化艺术类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审核意见书。随后,该机构领取了营业执照,这是“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南通地区首家“证照齐全”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教育部门提醒,为了孩子的安全与健康,请家长务必选择符合国家关于消防、环保、卫生、房屋、防疫安全等方面相关规定的培训机构,不去“无证无照”的非法机构,不让孩子参加以教育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违规开展的学科类培训。
(来源:《零距离》记者/何畔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