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2022年江苏省自然资源科普讲解大赛在南京顺利举行,来自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共25家单位共86名选手报名参加科普讲解大赛,经过前期筛选、专家初评,最终,35位优秀科普讲解选手进入决赛,同场竞技,用科普之声,传递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创新发展最强音。
近年来,江苏省自然资源厅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已经累计举办了三届科普讲解大赛。本届大赛由江苏省自然资源厅主办,江苏省地质学会、江苏省土地学会、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承办。通过大赛,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普讲解员,他们都站在了自然资源科普工作一线,为自然资源知识的科学普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当她站立时,通体羽毛洁白如玉,长而略曲的喙乌黑,头、面颊、脚、爪红色,确如镶嵌着红宝石,色彩鲜明,端庄秀美,展示出超尘脱俗之风貌……”现场,来自南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崇川分局的选手龚雨恬带来了崇川福地的生态使者——朱鹮的生动介绍。龚雨恬说,朱鹮作为苏陕协作友好使者引入南通,不仅表明南通具备了朱鹮生存的优良自然生态环境,更有珍稀物种重现历史分布地的重要意义,是南通这些年始终如一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动写照。
通过此次大赛,普及自然资源科学知识和创新成果,宣传贴近社会大众的服务新理念、新产品、新业态,增进人民群众对自然资源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提升科学素质。决赛现场,每一位选手都展现出了自然资源科技工作者的科学家精神,勇做科学精神的传播者、科技报国的有志者、科技高峰的攀登者、科技为民的践行者。
记者了解到,未来,江苏省自然资源系统将进一步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继续鼓励自然资源科普工作者、科研人员、科普志愿者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语言,诠释自然资源科学知识和技术方法,弘扬科学精神。进一步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公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营造浓郁的科普氛围;将科学精神贯穿于公民自然资源科学素质提升的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推动科普活动向体系化、多样化、规范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刘聪琳 江苏新闻广播/姜奇卉 张君仪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