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27日)下午,南京市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红色文化进校园”深化馆校合作交流会正式召开。来自南京市教育系统和文旅系统的嘉宾们在交流会上各抒己见,热烈探讨如何深化馆校合作,促进其长效发展。
“信仰课堂”——纪念馆里的党史故事,“红色朗读者”专场宣讲,重要时间节点的常态化仪式教育……学史于有形,润物于无声。近年来,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的红色主题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立德树人、教育实践相融合,积极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读懂弄通历史这部最好的教科书。
在交流会现场,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与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市锁金新村第一小学、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南京市宇通实验学校以及南京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唐隽菁名师工作室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接下来,将更充分地发挥馆校等多方的教育职能,通过雨花台实践教育营地,以听、讲、练、演、赛等各种形式,让孩子们真正走近雨花英烈。“我们将围绕传承雨花英烈精神中小学读物,将其与中小学的思政课进行有机地结合,努力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打造成青少年的‘第二课堂’和‘精神家园’。”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社会教育部教育活动科科长周洁介绍道。
近两年来,党史学习教育在省内各地文旅和教育系统如火如荼地开展。南京市文旅局博物馆处副处长俞新昌说,在这个过程中,南京馆校合作的类型、规模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实践探索和成果,一批馆校合作教育示范引领项目得到培育,其中,六朝博物馆的《“三国将军炼成记”社教课程》、渡江胜利纪念馆和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合作的《“种下红色的种子”馆校合作课程》、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的《“信仰课堂”——纪念馆里的党史故事》被评为“2022年江苏省博物馆教育十大示范项目”。
目前,南京市共有登记备案博物馆65座,国家等级博物馆15座,备案博物馆数量及等级博物馆数量位列全省第一。“十四五”期间,南京备案博物馆的数量将力争突破100家,除了国有博物馆,要让民间博物馆也展示出南京特色文化。为了促进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提供丰富“原材料”,南京馆校合作的打开方式一直在不断探索、创新中。
“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学生们的‘第二课堂’,因此其内容必须强调品质,在导向上坚持守正创新,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注重应用新技术推出线上授课,开展互动、探秘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产品,阐释好其价值和背后的故事,给孩子们‘解封’展柜里的历史、读懂文物里的故事提供便利。”俞新昌说。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丁凤云 刘正则 编辑/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