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不仅冲洗了多日燥热的天气,更给干旱已久的土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场雨来得太及时了,真是久旱逢甘霖啊。”在位于徐州贾汪区青山泉镇房上村东侧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田里,鼎丰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孟庆刚欣喜地看着刚破土而出的玉米苗和大豆苗,“现在正是庄稼苗需要水分的时候,这场雨把地都浇透了,极大缓解了干旱状况,给庄稼苗带来了充足的水分。”
今年是孟庆刚第一次试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从整饬土地、播种、出苗,他每天都要到田地里观察种子的出苗生长情况。
“我这块地总共有400亩,今年进行了300亩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主要采用了2+4的这种模式,也同时试验了4+4、4+6等其他的不同配比、不同大豆密度的播种方式,这种方式是贾汪区首推的一种播种方式。”孟庆刚介绍,这种新播种方式的好处就是,“玉米基本不减产,多收一季豆,就是说在保证玉米1000斤左右的亩产量之外,还能再收获200到300斤的大豆。此外,为了鼓励这种播种方式,政府还给320元每亩地的补贴,从多收豆子的收益,再加补贴收益,正常每亩地应该能增加800至900元的收益,这更增加了我今后种地的信心。”
据了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原理是,根据大豆和玉米在耐荫耐密遗传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构建科学的复合空间布局,采用宽窄行田间布置方式,充分利用边行优势,实现2行玉米与4行大豆,或者4行玉米与4行大豆等不同带状间作套种,以提高光能、养分、水分的利用率,使土地产出率成倍增加。
在孟庆刚的鼎丰种植家庭农场边,记者看到一块硕大的展示牌上标明了种植品种为:徐豆25,登海685;茬口:小麦—大豆+玉米;目标产量:大豆125公斤,玉米500公斤;种植模式:2行玉米+4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播种方法、绿色防控、肥料运筹、收获方法等各种技术细节详备,让种植者对如何科学种田一目了然。
据贾汪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刘超介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破解耕地资源制约,推动玉米大豆兼容发展的有效途径,规避了大豆玉米因争夺土地肥力和空间资源带来的内耗,是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收入稳定增加的科学播种方式。今年贾汪区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紧紧围绕大豆产能提升,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方,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绿色高效,适合大面积推广的复合种植技术模式。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不仅增加了光照和通风效果,稳定玉米和大豆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和食用油料安全,还能增加亩产经济效益。”刘超告诉记者,2022年,贾汪区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任务为5000亩。截至6月23日16时,已播种4700亩,其中青山泉1800亩、江庄2500亩、茱萸山400亩。
当天,“耕耘者振兴计划”江苏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大豆油料扩种专题培训班现场会在鼎丰种植家庭农场举行,40多位省内种植大户现场观摩了贾汪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百亩示范方情况。
(来源:中国徐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