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骄阳似火,来自江苏徐州高校的专家教授和文旅主管部门、文旅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不惧暑热,分别深入到徐州睢宁县鲤鱼山庄、沛县安庄社区、铜山区马集村、邳州市授贤村等田间地头,对当地文旅资源进行调研。在这项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的“乡村旅游驻村辅导员行动计划”中,徐州已选聘了6位高校专家带领团队驻村对接,为乡村旅游发展出谋划策。
校地牵手 振兴乡村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2021年6月,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江苏省乡村旅游驻村辅导行动计划(2021—2025)》,着力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根据计划,驻村辅导员将对驻点村庄的旅游发展规划、政策法规咨询、运营管理咨询等方面,从专业角度提供技术支持,帮助解决基层乡村旅游专业力量紧缺问题,补短板、办实事、促发展。
“乡村旅游驻村辅导员的辅导对象,主要是具有较好乡村旅游资源和开发利用条件、有意愿纳入或已纳入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的村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资源开发处副处长赵会勇介绍,“与全省行动同步,徐州已聘请了来自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6位专家作为驻村辅导员,他们的研究方向和成果皆与乡村旅游发展相关。按照要求,每名辅导员原则上挂钩乡村一年以上,每年驻村不少于15天,全省将争取在2025年实现‘百名辅导员入驻百村’的目标。”
“江苏省文旅厅的这个行动计划,真是一场及时雨。”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刘胜勇入驻的乡村是邳州市官湖镇授贤村,他说,“一些乡村在发展上缺少系统指导和规划,将院校专家的智力资源与乡村振兴融合起来,很荣幸能为徐州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绵薄力量。”
作为江苏省文旅厅的专家库成员,刘胜勇在这个行动计划之前就已经对徐州市以及各县(市)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摸排调查,“为了解当地旅游资源,我们多次带学生去授贤村开展问卷调查,以便有针对性地设计规划。”
深入基层 出谋划策
鲤鱼山庄位于睢宁县王集镇西北,是徐州空港经济开发区的后花园,区位优势明显,客源市场条件良好。6月12日,驻村辅导员、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殷英梅带领多位高校专家以及乡村旅游区、旅行社、酒店负责人到鲤鱼山庄调研。鲤鱼山庄文化旅游公司总经理张梅介绍,受疫情影响,山庄的经营接待波动较大,公司收入下降严重,从今年端午节开始,山庄积极复工复产,目前接待量正在逐步回升。
实地考察之后,诸位专家对鲤鱼山庄基础设施、商业配套设施不足的现状进行了座谈。在专家讨论形成的意见基础上,殷英梅表态:“未来半年内,我们将跟鲤鱼山庄协商,为山庄提供较为完善的乡村旅游发展咨询报告,设计游览路线图等,为游客提供丰富优质的‘乡土文化’体验。”
安庄社区位于沛县大屯街道,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旅游配套设施基本齐全,旅游产业链比较完整,2021年成功创建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6月4日,驻村辅导员、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建筑系主任林祖锐调研组一行查看安庄社区文化和旅游资源发展现状,对整个村庄进行了走访,了解产业发展情况。
此行中,多位文旅从业者认为,安庄现有旅游产品多为观光型,目前尚存在体验性产品和休闲度假产品不足、旅游产品开发不够、吸引力不强等问题。在听取了各位专家的座谈交流之后,林祖锐总结道:“我们将针对安庄存在的旅游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帮助当地发挥紧邻微山湖的地理优势,铸强渔村文化符号,从文化的角度展现乡村特色。”
有的放矢 拥抱未来
近日,驻村辅导员、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教授史春云顶着高温,带领学院的文旅智囊团队到铜山区伊庄镇马集村,下田入户开展调研,并计划在七一之前,组织学院教职工到伊庄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到凤冠山烈士陵园缅怀先烈,重温入党誓词。
伊庄镇地处铜山区东南部,境内有原生态吕梁自然风景区,景点有孔子观道亭、川上书院遗址等。虽然周边环境优越,但史春云教授认为,马集村的基础建设还很薄弱,“马集村水面较宽,水流和缓,水深安全可控,适合夏季漂流,周边村民也特别期待旅游业发展,马集村需要吸引更多投资。”
经开区徐庄镇山黄村为原山黄、圣人窝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来,属于丘陵山区。6月13日,驻村辅导员、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教授常江与经开区徐庄镇党委副书记王翱等再次对圣人窝进行调研。常江表示,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为乡村振兴找到更多的创新突破点,给这里的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给予圣人窝最真实的帮助。
“乡村旅游驻村辅导员行动计划”实施1年多来,许多工作在无声中推进。去年,安庄社区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安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宁道龙感慨道:“让村民自发地发展乡村旅游有时会找不到要领,有了驻村辅导员的专业指导,就有了方向。”
“自从担任了驻村辅导员后,我拉动周围好友组建了一个团队,大家都有意愿将各种资源用于乡村振兴。今年,计划为当地举办四期旅游产业服务与运营管理培训班。”已先后12次率团队到授贤村的刘胜勇教授对行进中的乡村文旅产业升级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