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坚守:留住"夏天的味道"!他们活跃在近50℃的大棚内

2022年06月21日 21:23:3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天(6月21日)是“夏至”,气温不断走高,酷暑的感觉越来越浓了。除了坚守在街头巷尾的交警和环卫工,还有不少奋战在田间地头的农户。

  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青林社区思湘家庭农场管理员岳靖雯说:“葡萄在前两年(引入)种植的时候,也结果子, 但那个果子可能又青又涩,口感上不是很好, 量也非常小, 品相也不好。到第三年的时候, 量很大 ,果子(才会)又大又甜。”

  经过两年多等待,岳靖雯和工人们种植的这些葡萄,即将在今年正式迎来“丰产期”。为了能在7月底前如期上市,大棚里悄悄打响了最后的“养分保卫战”,除草、套袋、浇水......每一项工序都不敢马虎。

  农场工人黄阿姨说:“套袋主要是防止太阳晒得果子老化,还有一个是防虫。 虫子会来啃,套袋搞起来保护它。”

  岳靖雯告诉记者,适当给工人调整了时间,每天早上五点半,就过来工作, 到十点半, 就让工人回家休息。十一点后大棚的温度非常高 ,怕工人中暑,下午工作时间也比较短, 大概三点半到五点。

  即便如此,上午9点,室外气温也已达到了33摄氏度。这个时候,大棚里已经超过45摄氏度,最高达到50摄氏度。就这样,工人们还得帽子、袖套、胶鞋,“全副武装”。

  因为有一些蚊虫 、蜈蚣之类的,有叮咬的可能性,工人在进入大棚前一定要做好防护,不能短裤、凉鞋、凉拖。

  大棚栽种葡萄,在北方主要是解决温度问题。南方的气候条件既然很适合葡萄生长,用大棚主要是避免高温高湿气候所带来的病害。正得益于此,不少优良品种才能够广泛种植。

  岳靖雯称,第一点是避免阳光直晒对果蔬造成的伤害;第二点是因为夏季雨水比较多,用大棚能挡住一部分;第三点是大棚在夜晚可以防止一些蚊虫叮咬。

  农场里20亩地,今年预计可收获葡萄6万斤左右。相比较以前单打独斗、还要“靠天吃饭”的不确定性,工人们表示,这种家庭农场合作社式的集约化农业,自己不仅能拿到土地的租金,工作的酬金,还能拿到盈利分红,钱袋子越来越鼓。

  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青林社区党委委员陈叶说:“我们也在积极探索以‘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民’的合作模式,会邀请一些农业技术专家给予技术指导。暑期开展安全知识培训,社区也在打造‘青林的菜’农产品品牌,依托电商平台将农产品包装销售,帮助企业和农民拓展销售渠道。”

  (来源: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沈灿 编辑/高若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