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武进:“小援疆”凝聚“武尼情” 民族团结之花尽绽放

2022年06月21日 18:03:1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莽莽昆仑,巍巍天山。弹起库姆孜,唱起幸福歌,民族团结一家亲成为天山脚下最动人的风景。第十批武进援疆工作组以“筑梦喀什河·添彩尼勒克”为特色援疆主题,通过“组团式”“平台式”“小援疆”等精准援疆模式,实施“青蓝工程”“送教下乡”“结对帮扶”等一系列援疆举措,持续推进两地交往交流交融扩广度、拓深度、融感情,为助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

  “小课堂”承载“大教育”

  “哇哦,原来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教室,现在我们真真正正地坐在了里面。”日前,尼勒克县第一中学高一(3)班的学生们在校教务副主任、武进援疆教师李岩澍的带领下,在全新的录播教室里上了第一堂“示范课”。据了解,这间录播教室是由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等5所学校共筹集6万元改造完成的,将在教学研讨、教师成长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2021年9月28日,武进援疆教育团6名骨干教师踏上援疆之路。他们用心用情倾囊相授,将管理、教研、培训、教改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带到受援学校,助力尼勒克县集中发展一批示范性学校。

  “‘组团式’教育援疆的精髓在于‘团’。各学校拿出本校最强专业,集中优质教育资源,精准对口支援学校,与新疆教师和管理人员形成合力。”尼勒克县第一中学副校长、武进援疆教师马晓峰表示,“组团式”教育援疆是放大援疆工作综合效益的有效方法,是全面提升受援地教育水平的重要抓手。鲜明的方向、健全的机制、明确的任务、共同的目标,武进援疆教育团多措并举打出“组合拳”,着力开拓“一县一校”的“组团式”援疆工作新格局。

  “小结对”汇聚“大能量”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武进援疆工作组按照江苏对口支援伊犁州前方指挥部要求,扎实推进各项援疆工作,积极探索开展特色“小援疆”,专门制定《常州市武进区对口支援伊犁州尼勒克县“筑梦喀什河·添彩尼勒克”特色援疆三年行动计划》,开展特色援疆结对共建、帮扶工作。其中,结对共建以解决实际困难为主,不搞大工程,一般资助金额在10万元以内,小到捐赠一个书包的“微心愿”,大到一个村庄的环境整治,真正体现见物见效。

  从2020年开始,第十批武进援疆工作组的9名领导干部主动与17户尼勒克县困难家庭取得联系,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帮扶活动。据了解,被帮扶的家庭成员年老体弱,缺乏劳动力,为切实帮助他们找路子、助增收,武进援疆工作组的领导干部捐送了“爱心鸡雏”及饲料,并承诺鸡雏养大后按市场价回购,旨在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从“输血”到“造血”,武进援疆工作组坚持早谋划、全覆盖、小快灵,先后开展了“两桌一床”树新风、“育苗计划”、“培根计划”等多个活动项目,进一步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营造了各民族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

  “走出去”链接“引进来”

  “我代表尼勒克县19万各族干部群众向大家发出盛情邀请,热忱欢迎武进的‘家人’来尼勒克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放松心情、健康养生。”在2021年尼勒克来武进举办的“甜蜜尼勒克·宜居康养城”文化旅游推介会上,尼勒克县文旅局向常武百姓推介了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等特色旅游精品线路8条,与参会的20余家旅游企业、旅行社达成了合作意向,吸引广大游客前往尼勒克进行深度体验式旅游。

  此外,在武进援疆工作组的牵线搭桥下,尼勒克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代表在北京、上海、成都、长沙、常州等地多次举办尼勒克县农产品推介活动,尼勒克县的优质馕等农副产品走进大型商超、学校、景区、企业。武进区设立尼勒克农副产品专柜、门店,为尼勒克县农特优产品销售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近两年累计完成销售2000余万元。

  尼勒克县委副书记、武进援疆工作组组长徐治国表示,民族团结是援疆工作的核心,要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不仅仅是提升当地硬件功能设施,更要在精准扶贫中凝聚人心,在解决痛点中增进团结。下一步,武进援疆工作组将继续以打造民族团结一家亲为目标,推进结对帮扶活动,用心用情与各民族同胞交往、交流,倾情倾力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你来我往中建立深厚感情,从而实现各族人民全面、深度、广泛交融。

  (来源:武进区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李晓艳 编辑/俞思琼)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