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近年来,江苏积极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动法律服务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努力让法治成为江苏最好的营商环境。
【线上线下综合平台 高效解决非诉讼纠纷】
江苏台记者许宸报道,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一些矛盾纠纷、争议,或者是有法律方面的疑问,不用着急找律师咨询,打开手机,搜索并进入“苏解纷”微信小程序,就可以得到帮助。
“苏解纷”是江苏去年8月推出的一个非诉讼纠纷解决综合体系平台,它可以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线上线下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等8种非诉讼矛盾纠纷化解服务。今年5月24日,无锡市“苏解纷”平台收到成都某公司的线上调解申请,反映被无锡某公司拖欠预付款两年不还。无锡市滨湖区诉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后,立即与公司联系,并于当天下午发起三方视频商谈。
无锡市滨湖区诉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夏连锋告诉记者, 在半小时的调解过程当中,双方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这个案件的调解成功,不但节省了大家的时间成本,同时人民调解这项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也节约了双方的经济成本。
5月27日,成都公司收到了无锡公司归还的预付款,无锡这家企业则避免了一场违约诉讼。据省司法厅统计,去年8月上线至今,“苏解纷”累计注册量已超过154万,申请调解的纠纷数达68712件。
【法律服务向产业链集聚 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为进一步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江苏创新构建“产业链+法律服务”模式,组建专业律师服务团队对接企业,提供事前预警、事中排查、事后处置全链条法律服务。南通一家光电科技公司在芯片级封装领域拥有前沿生产技术,一员工离职后擅自注册专利并披露工艺细节,公司知识产权成果遭到严重侵权。公司委托当地电子信息产业链律师服务团成员进行诉讼维权,经过两次诉讼,成功守住了价值上亿元的专利成果。
海迪科(南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勤金说,这种侵权类的科技型案子其实比较复杂,也比较难打官司,二审最终裁定是公司获得胜诉。
南通如皋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卢延林说,把全市的律师事务所跟六大产业链进行对接,企业有什么样的法律需求,都会有专业化的团队为企业提供服务。
今年以来,江苏各地累计组建382个专业律师服务团队为企业排查出涉及劳动用工、工资报酬、合同履行、企业商事纠纷等相关法律问题11753个,提供法律建议15000条。与产业布局相匹配、与产业体系相融合、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现代法律服务体系,已在江苏初步形成。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许宸 赵凌翔 李栋 通讯员/张全连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