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胃癌一类致癌因素,是很多胃病的罪魁祸首。今天(6月18日),幽门螺杆菌与胃肠道微生态高峰论坛在南京召开,专家解读最新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
有人认为治好了幽门螺杆菌还会再感染,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治疗,这些说法正确吗?
南京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委员张振玉说:“治疗一次如果根除了,那么它的再感染率是很低的,不是有些人认为根除了以后老是复发,我们曾经做了全国性的这方面的研究,再感染率也就是大概每年的复发率在1.5%左右,大部分病人没有复发,而短期内又阳性了,那是没有有效地进行根除。”
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建议到正规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治疗,服药过程中严格遵守医嘱,不要漏服或自行停药,停药后根据医嘱复查,明确是否根除成功。对于部分根除效果不好的患者,目前南京一些医院开展幽门螺杆菌临床检测及药敏实验,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
也有人认为:只要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2022年5月发布的《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指出,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没有根除治疗抗衡因素,也是根除治疗的指征之一。
张振玉主任说:“最新共识进一步肯定了幽门螺杆菌感染一定要根除,不是说等到疾病的发生后再去根除,要防大于治。”
根除幽门螺杆菌,会不会对胃肠道微生态产生负面影响呢?
张振玉主任介绍:“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后,可以把正常胃里面的细菌赶到一边去,大概可能95%被幽门螺杆菌占据了‘地盘’,根除幽门螺杆菌,胃里面的这些有益细菌就可以恢复,对肠道的影响,因为根除幽门螺杆菌要用到很多抗生素,这样会使肠道的菌群有些紊乱,但是这是短期的、可逆的,总体认为根除收益大于风险。”
医生提醒,幽门螺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聚餐时建议使用公筷、如厕后建议立即洗手。另外,长辈咀嚼喂饭会让小孩子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增加,避免孩子感染,不要咀嚼喂饭和分餐是关键。
(来源: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汪乐萍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