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季,总有一些市民喜欢到江、河、湖水域中进行“野泳”,然而“野泳”暗藏着极大危险。
今天(6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明孝陵景区内的紫霞湖,这里四面环山,水质清澈,水域也比较宽阔,不少市民前来游泳,有的正在岸边换衣服,也有一些市民已经在湖里畅游。
前来游泳的市民说,这里风景好,他们经常过来游泳,对水里情况已经非常熟悉了。而在湖边就竖着几块告示牌,上面写着“为了您的安全紫霞湖禁止游泳,违者后果自负”。
中山陵园管理局安全保卫处的陈处长也告诉记者,紫霞湖的地形比较复杂,最深处达到17米,而且水温差别很大,水面的温度有25摄氏度,水下5米可能只有几摄氏度,很容易造成腿抽筋,再高的游泳技巧可能都无法施展。
陈处长介绍,除了在湖边设立禁止游泳的安全警示告示牌 ,他们也会加强日常的巡查,会派固定的管理人员、执法人员在这里,发现有市民游泳的会及时提醒和劝阻。
除了紫霞湖,南京的花神湖、百家湖也都有市民野泳,事实上,近年来南京因野泳发生意外的事件频频发生。记者从南京市游泳协会了解到,全世界每年溺水死亡人数在37万人左右,中国每年溺水人数在15万左右,平均每天就会有150人左右溺水身亡。
市民在野外游泳,最大的安全隐患是对野外池塘的水情不了解。一般来说野泳,水池一米以下,水温就降低。正常人身体在25度以下对水温敏感性就增加,所以容易引起抽筋,引起全身肌肉的紧张。
水情还包括水的深度,超过身高、超过胸部,对于野泳的人来说,就存在非常大的隐患。野泳的人一旦让自己失去对身体的控制,会产生心理上的恐慌,导致呼吸、身体过度紧张,造成溺水。
遇到这样的情况,第一要记住的是下池塘的路线,一定要往回游,保持轻松的心态,千万不能紧张;第二,如果下到水里,一定要带辅助救生器材,有浮力的漂浮物。
野泳爱好者大多精通水性,但由于水下危机四伏,往往很容易发生危险,所以从根本上防止溺水悲剧发生,就是主动拒绝野泳,到正规的游泳场馆去游泳健身。
(来源:《零距离》记者/孙艳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