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到钱却不肯还债?18年后,法院重启执行程序!

2022年06月16日 21:37:2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8年过去,原本以为我再也讨不到‘说法’了!”今天(6月16日),回忆起自己过去18年的辛酸,宿迁市的张女士夫妇都很激动。记者了解到,日前,宿迁市宿城区法院重启了一个在18年前被依法终结执行的执行程序,不仅为张女士夫妇讨回了3.5万元的医疗费、伤残赔偿金,还当场履行了18年的逾期利息,合计9万元。

  2004年3月1日晚上,一场意外改写了两个家庭的命运。当时,张女士驾驶电瓶车带着丈夫丁某斜穿马路与余某驾驶的摩托车相撞,致双方均受伤,两车受损。后经鉴定,张女士为十级伤残。经宿城法院依法审理判决余某赔偿医疗费、伤残赔偿金等35000元。

  “我们在18年前就申请了强制执行,但余某一直不给钱。”张女士介绍。在执行初期,余某及其家人拒不配合法院执行并予以强制阻挠,法院依法对阻挠人员作出罚款和司法拘留等处罚措施。但法院经多方调查,查明余某确实无财产可供执行,只好依法终结执行。

  这件事成了张女士夫妻俩的“心结”。直到今年初,他们打听到余某的财产线索,主动向宿城法院报告,法院立即着手展开调查。

  经查,余某新买了一套住房,并且有稳定工作,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于是依照相关程序对该案恢复执行。法院依法查封余某的房产并冻结其工资收入。

  在财产处置过程中,经执行法官的劝说,余某主动到法院协商解决案件,最终和张女士夫妻俩达成和解协议,并当场履行赔偿款及逾期利息共计9万元。耗时18年的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也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法院介绍,在案件执行过程中,许多首次执行案件不得不暂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简称“终本”)的方式结案,或因无财产可供执行,或因发现财产却不能处置,只能待日后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再恢复执行。

  为了不让“老赖”趁机“躺平”,宿城法院成立终本组,专门负责终本案件新线索的核实和处理,对发现可供执行财产的案件及时恢复执行,确保终本案件不终止。

  (来源:《零距离》记者/胡艳 通讯员/王鑫 朱来宽 编辑/李时)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