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集中促销经营活动已经开始,面对线上线下纷繁复杂的促销活动,消费者如何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实惠呢?市场监管部门针对线上线下商品的标签标注展开了专项检查。
每年“618”期间,各大电商平台都会推出力度空前的促销活动,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发出工作提示,要求各电商平台要切实规范促销行为:依法明码标价,切实履行价格承诺,不得通过虚构原价、虚假降价或折价、先提价后打折等方式诱导他人交易。网络交易平台要依法落实网络购物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对平台内经营者履行退货义务情况加强检查监控等等。对于线下商家,市场监管部门针同步展开了执法检查。
在一家大型连锁超市,临近“618”,店内推出了不少大包装商品,价格比较优惠。执法人员标识,对于这种大包装产品,消费者很容易对产品的生产日期标注产生误解,大包装外标注的日期是包装日期,但是具体商品的保质期应以小包装标注的为准。执法人员随即进行现场抽查。“这种礼包类的食品,很多都是以分装类的小袋形式包装,但是我们看到大袋子上有一个生产日期,这个应该是指里面小包装中最早的一个生产日期,比如说这个里面应该有一个小包装生产日期是2022年1月17日。“南京市雨花台区市场监管局铁心桥分局执法人员说。
除了大包装商品外,一些时令水果也迎来了销售的旺季。记者发现一些促销的时令水果外包装上会同时标注上市日期和包装日期,让消费者犯了迷糊。比如这款荔枝的包装日期为6月11日,上市日期为6月11日。执法人员表示,商品促销期间,消费者更要关注商品本身的食品安全。对于果蔬类消费者更应关注包装日期,而非上市日期,这样能真实的反映商品的额新鲜程度。“包装日期是指水果包装的时间,从厂家出来的时间,上市日期是指在商场销售的时间,消费者购买商品还是要以包装日期为主进行选择,包装日期是采摘和包装的最早时间。”南京市雨花台区市场监管局铁心桥分局分局长安婧说。
此外,消费者在网络购物时,要注意保留促销活动细则、商品宣传图片、商品订单页面、与网店的聊天记录、物流记录等网购交易信息。发生消费纠纷时,及时联系电商平台、商家协商处理,或向相关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来源:《零距离》记者/何畔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