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新时代 新物件里的江苏故事|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证书:破解催化密码

2022年06月14日 09:47:42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以物证史,见证时代。每个物件都与时代紧密联系,它们凝聚了制作者、使用者的思考,更融入了时代的情绪与哲思,成为历史的镜像。步入新时代以来,“新物件”的诞生记录着辉煌的来时之路,更镌刻着为了初心使命而奋斗的印记。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根据国家文物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网信办统一联合部署,2022年4月,江苏省文物局、江苏省委网信办、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组织开展“见证新时代——新物件里的江苏故事”主题活动。历时一个月,活动征集到百余件来自江苏省各地市的新物件,它们是新时代江苏故事的亲历者、见证者、讲述者,值得品读、回味、珍藏。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证书

  2021年11月3日,因受新冠疫情影响推迟举办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46项原创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曾经数度空缺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今年开出“双子星”,其中,扬中籍院士包信和领衔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作为“双子星”之一,获此殊荣。

潜心钻研  勇攀高峰

  化工和能源生产中,催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催化反应过程和催化作用机理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黑匣子”。解密这个“黑匣子”,才能让化学反应更加节能环保、更加精准高效。包信和院士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创建了具有普适意义的“纳米限域催化”概念,打开了一扇认识催化过程、精准调控化学反应的大门。


包信和院士(左)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源头。面对科研“无人区”,基础研究需要科技工作者“十年磨一剑”“甘坐冷板凳”。就像包信和院士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所言:只要方向对,就不怕路途遥远;只要坚持,再冷的板凳也能焐热。经过20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实践,包信和院士研究团队借助纳米尺度的空间限域效应对体系电子能态进行调变,实现了催化性能的精准调控,提出“限域催化”概念;进一步将研究拓展至二维界面以及活性中心微环境等相互作用系统对电子能态的调变,从实验和理论上阐明“限域”效应保持催化体系在反应过程中的活性状态以及维持催化体系循环往复的内在机制,从而明确定义和系统创建了具有广泛意义和普适性的“纳米限域催化”概念,为精准调控化学反应的性能和反应路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丰富和完善了催化基础理论,引领和推动了催化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情报桑梓  激励后进

  得奖以后,除了团队、家人的祝贺,包信和院士还收到了来自家乡扬中的饱含深情的祝贺。第二天,中共扬中市委、市政府向包院士发去贺电:“欣闻您带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实施的‘纳米限域催化’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扬中市委、市政府以及全体家乡人民向您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致以崇高的敬意!……迈上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家乡人民期盼您发挥高层次科技领军人物的示范带动作用,服务好重大国家战略,突破更多‘卡脖子关键技术,再接再厉、勇攀新高,为祖国的科技创新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回信中,包信和院士表示:“感谢家乡父老一直的鼓励和关心!这次总书记亲自发奖,我感到非常光荣!”

  包信和院士一直重视科普教育,牵线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在扬中高级中学建立校园宇宙观察站项目,引导扬中学子热爱科学。早在2011年,包信和就在环太集团设立了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重点开展晶硅太阳能电池硅片高性能切割液的有效回收、新型高效催化剂等项目的研究和开发 。此外,以扬中籍院士包信和、马伟明命名的“伟信”教育基金,主要开展扶持扬中市品学兼优、家庭贫困学生;奖励优秀师生,搭建起一个社会化助学兴教的新平台,让助学兴教的好传统在江洲大地更加蔚然成风

  2021年11月28日下午,在扬中发展促进会,包信和院士的夫人王国豫教授向扬中市博物馆赠送了院士荣获的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证书复制件。希望捐赠证书能启迪扬中学子励志科学,激励扬中下一代,早日解决高科技“卡脖子”难题,为国家为民族多作贡献。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