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千亿留抵退税助力苏企突破“卡脖子”难题

2022年06月12日 19:49:4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科技创新,税惠添力。记者今天(6月12日)获悉,今年以来,江苏税务部门聚焦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充分发挥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效应,赋能苏企跑出创新发展“加速度”,实现从“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转型。

  在位于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江苏先科新一代电子信息材料国产化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赶工景象。看着因疫情影响一度停工的项目又恢复了建设,项目负责人沈江涛感慨万千。

  “江苏先科新一代电子信息材料国产化项目”是江苏省2022年重大项目。“这就是半导体前驱体和光刻胶,都是应用在纳米级微观领域的电子材料,像这些沟槽,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千分之一。别小看这些肉眼都看不见的小部件,却是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材料,也是真正‘卡脖子’的高壁垒技术产品。”企业创始人沈琦介绍。

  目前全球超过90%的高端半导体前驱体、光刻胶市场都被德国、日本、韩国等巨头公司垄断,国内企业市场份额不到10%,核心材料都掌握在别人的手里。

  为此,公司在收购世界领先的成熟的前驱体、光刻胶生产企业基础上,对接国内市场需求,投资近30亿元,整合优化各方资源,推进新一代电子信息材料国产化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国内半导体前驱体、光刻胶最大的规模生产企业。

  然而,今年疫情反复、多点散发,打乱了企业的步伐。“项目建设最难的就是投产前的这个阶段,还没有形成销售,都是净投入。”公司财务总监张晓宇算了一笔账:土建工程开始后,企业平均每个月都要投入4000多万元;人数最多时,工地有近700名工人开工,还要保障国外子公司的生产……

  “采购、生产、物流周期延长,我们的资金流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沈琦补充说,“我们更担心的是国际市场瞬息万变,要想打破国外的高技术壁垒,国产化进程只能快,不能慢。”沈琦坦言,从没想过放弃的底气一方面来自突破“卡脖子”的这份信念,另一方面也与国家助企纾困、鼓励创新的一揽子政策支持密不可分。

  “从我们国产化项目启动之初,税务部门就提前介入、全程跟进,针对企业实际定制专属政策和服务指引。”张晓宇深有感触,“特别是这次疫情期间,联系我们的重大项目服务专员,第一时间把企业符合留抵退税条件的好消息告诉了我们,电话辅导我们全面做好留抵项目梳理和退税申请。”

  1300多万的存量留抵退税充实到项目进程中,缓解了资金压力,不仅给企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更是推动项目建设的“加速器”。

  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作出的重大决策,对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具有重大意义。

  江苏税务部门全力以赴打好政策“组合拳”,4月1日起落地实施的税费支持政策“重头戏”——增值税留抵退税实施以来,江苏就有超千亿元退税红利直达20多万户纳税人,不仅为企业“轻装快跑”增添动力,更要让企业创新创业的“活水”充分涌流。

  “我们有信心在两年内完成所有项目。到时候,仅光刻胶一种产品的设计产能就能达到两万吨,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还能供应出口。”谈及未来,沈琦满怀希望,这个“卡脖子”难题攻克将为国内电子半导体这一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提供有力配套,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同步按下“快进键”。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郭艺 通讯员/杨晓丹 席瑄 编辑/高若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