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现居江苏南京的94岁老人夏启宇,经查证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马拉松比赛的冠军,在中国马拉松运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今天(6月12日),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位老人与马拉松的故事。
虽已满头苍白,但老人握手时的力度、讲话的条理和音量,都让人难以相信他已经是94岁的高龄。夏启宇告诉记者:“过去部队都是靠小米加步枪,依靠两条腿赶路,这给我打好了基础。”1955年,他分配到了南京在放射科工作,1956年的省级机关运动会,穿着一双布鞋参赛的他获得了前三名。
在国家体委文史工作委员会、中国田径协会1997年出版的《中国田径运动史》一书中,记载了中国历史上历次马拉松比赛记录。其中,新中国第一个马拉松比赛记录是1957年11月24号在南京举行的江苏省马拉松比赛,夏启宇以2小时52分40秒的成绩夺冠。
夏老回忆,因为自己之前几次参加南京市“圈城长跑”比赛的成绩很好,被省体委的“魏廉老师”发现,并在他的指导下开始练习马拉松。1957年10月,魏廉在江宁县的公路上对夏启宇尝试了一次马拉松测验,跑过了3小时大关,从而获得了参加11月24号马拉松比赛的资格。对于那场比赛,夏启宇依然印象深刻:“起跑后徐州运动员王作友很快把我甩掉了,但通过秣陵镇,互相是平跑,平跑最后我把他甩掉了。”
在当时的报道中,关于夏启宇与王作友的这段激烈竞争有着生动的描述:比赛是在非常激烈竞争中进行的。从江宁东山镇起跑,徐州运动员王作友就一马当先。在五公里处他曾领先夏启宇达二百公尺。十公里时,夏启宇超前了,一眨眼王又领先。跑至秣陵镇(离起点约十八公里半),王、夏开始剧烈的竞争,从进街到出街一段短短的路途中,王曾超前夏达五次之多。但一出街,夏飞快地超前,直到方山横岭村终点。王作友接着被常熟市运动员周德贵紧紧钉上。离开终点只有一百公尺了,王还是领先,岂料在五十公尺处周突然一个冲刺,以三小时九分十一秒的成绩取得第二名。王作友名居第三,成绩比第二名差四秒钟。
比完赛就立马赶回工作岗位的夏启宇,先后收到了南京市体委发来的《喜报》和国家体委颁发的运动员等级证书。在1959年春天最后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后,夏启宇没有再参加马拉松比赛,但跑步成为了他终身爱好。“身体好得很,从来不生病。冬天南京零下几度,我还是穿个背心裤子头去跑步。”夏老说,得益于锻炼,自己的身体一直很好,现在自己没有高血压、也没有糖尿病,普通的感冒也是一点不怕。
除了长跑,夏老还曾多次参与横渡长江的游泳活动。生命在于健康,健康在于运动,夏老向青年人呼吁:“希望年轻人要适当地运动,在现在的好条件下要参加体育锻炼。人的健康来源就靠体育锻炼,只有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索浩阳 王文欢 编辑/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