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护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升少年儿童安全意识和法治素养。近日,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护苗绿书签 点亮成长路”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有序展开。
自6月1日以来,“护苗绿书签点亮成长路”实践团队组织进行“护苗2022”绿书签行动专题讨论会,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广泛宣传和引导。他们先后来到大路镇长征村、大路实验学校等地,通过参加当地村民和学校的公众号、海报、标语、悬挂条幅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倡导广大未成年人读名著、诵经典,善于识别各类网络陷阱,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在长征村委会,实践团成员和在场的小学生一起阅读和分享以镇江援鄂医疗队为创作题材的《77人的“78天”——2020战疫·镇江援鄂医疗队远征纪实》这本书。现场读者不仅被医疗队员的大爱所感动,其中,医护人员在给病人进行疾病治疗、喂食及心理辅导等具体的细节,以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精神感染着在场的每个人。
在大路实验学校,实践团成员引导现场的初中生、小学生一起远离和抵制有害出版物,同时发挥“小手牵大手”的作用,建议他们回家和家长一起抵制盗版、侵权出版物,敢于向那些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害物品说“不”,“从我做起,积极举报”,并向同学们发放了精美的绿色宣传书签。“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对尊重知识、拒绝盗版、网络安全、人人有责的认识更加深刻。”陈雨欣说。
随后,实践团成员分别以《谨防电信诈骗 加强安全意识》《远离有害读物 享受绿色阅读》《远离网络陷阱 维护身心健康》为主题向同学们开展专题宣讲,教育引导少年儿童认识到非法出版物的危害性,提高抵制非法出版物和网络垃圾文化的意识。
“实践活动从常规课堂向第二课堂延伸,同学们走入农村、走进教室、走上讲台,不仅锻炼了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学生的师范技能,也能鼓励大学生自己更多地阅读党史、中国传统文化、科学精神、成长励志、人文历史等各类读物,并努力从书籍和网络中汲取营养,并转化为自身的思想自觉、精神动力、行为准则。”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钟小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