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一步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6月10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会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南通大学举行。本次活动将利用师生喜欢听、喜欢看、爱参与、能参与的平台,通过“报、网、端、微、屏”等媒体,形成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的宣传格局,讲出触动心灵、引发共鸣的“民族故事”。
去年8月,省民宗委、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教育厅四部门联合下文《在全省高校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试点工作的通知》,南通大学是16家试点高校之一。今年5月,省民宗委等四部门又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继续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一步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近年来,南通大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扎实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引导各族师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共生、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每个基层党组织都设置了统战委员,不断推动统战工作向基层延伸。去年,南通大学“张謇爱国同心教育实践基地”获批“江苏省高校爱国同心教育基地”。不久前,又获批省委统战部“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基地”。今年3月,学校面向全校征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项目”,尝试以项目化提升统战工作效能,目前共收到10家单位26个申报选题,初步遴选了4项重点培育项目和6项一般项目。
本次宣传月系列活动是贯彻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学校立德树人全过程,深化实化具体宣传教育方式,引导民族师生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大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把学校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活动将运用媒体融合的成果,通过个性化定制、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的方式,传递释放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使互联网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南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樊小东表示,学校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为广大青年培根铸魂的时代重任。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要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根植于广大师生员工的心灵深处,深化推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来源:江苏广电南通中心站/龚丹 姜晨光 编辑/俞思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