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了,老师们提醒放松莫放纵

2022年06月09日 21:24:3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从高考结束到成绩揭晓的这半个月,考生的作息时间、心理状态较考前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兴奋、迷茫、忧郁、暴躁,都是常见的"后高考心理"。老师提醒,18周岁已经成年,接下来的这段时间,考生有必要,也完全有能力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同时,还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自我心理调适:学会"向前看"和"向后看"

  心理学研究表明,发挥低于自己预期的考生,考后容易情绪低落、茶饭不思,严重者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另有少部分考生脾气暴躁,顶撞父母。老师认为,考生可以"体验痛苦",主动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以便充分释放压力。如考生希望独处,可以和家长约定一个"闭关"的期限。

  南京市第一中学心理教师吴煜珊认为,考生要学会"向前看"和"向后看":“‘向前看’是回头看看你之前所做的努力,告诉自己无论是行动上还是在精神上,我已经付出了我的全力。有这样一个接纳自己的过程。另外就是‘向后看’,如果因为试卷难度的问题,那可能总体的投档线也会有波动。”

  南京市第一中学心理教师吴煜珊

  常州市第三中学高三分管主任张元丽说:“‘人难我难,人易我易’。我们更应该看的是自己的高考成绩在全省的一个排位,排位才是最客观的。不要在前期去否定自己,还是要客观冷静地去等待最终的结果。” 

  常州市第三中学高三分管主任张元丽

  还有的考生考后会过分地放纵自己,常见的行为有:沉溺于上网、玩手机,宅在家里变"睡神",胡吃海喝等。

  “正常的同学聚会或者是亲友的聚餐,这个都是合理的,我们要把它放在一个合适的限度之内。我们后面的人生还很长,不能因为暑期的过于放纵,导致在开学的时候,自己整个人萎靡不振。”张元丽说。

  做有意义的事:跟高中告别,向大学进发

  高中老师建议,考生可以通过在家整理书籍、去母校看望老师等方式,在放松心情的同时,也跟自己的高中生涯好好告个别。“可以把自己在高三这一年学习和生活的经验,给学弟学妹做一些分享,我觉得这是考生可以给我们母校留下的特别宝贵的资源。”吴煜珊说。

  考生还可以利用考后这段时间,查阅高招录取的相关信息,为6月28日开始的志愿填报做充足的准备。

  南京财经大学"甘诺职业生涯发展工作室"负责人甘诺

  南京财经大学"甘诺职业生涯发展工作室"负责人甘诺说:“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心理测评,来看一下我们到底是适合哪些填报方向。比如说霍兰德兴趣测评,还有现在特别时髦的,叫MBTI(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关注细节,关注具体事物的,可以偏向于理工类的;关注事物背后意义的,可以偏向于人文社科类的。”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姜坚 吴红鲸 常州台 编辑/国正)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