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作家吴锡平试答今年高考作文:《最妙不过孤勇前行》

2022年06月07日 21:08:2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022年全国高考今天(6月7日)拉开帷幕,中午11点半,2022年高考第一场语文考完。今天(6月7日),记者特别邀请扬州大学副研究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吴锡平,第一时间写出高考“下水作文”,快来看看作家是如何构思写作的吧。

  今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吴锡平,扬州大学副研究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从事写作和新闻宣传工作30余年。已发表散文、随笔、评论等作品600余篇,近百万字,随笔《幸福离财富多远》入选江苏教育版初中语文教材;发表各类新闻报道作品500余篇次,获全国、江苏省各类好新闻奖100余项;从事新闻传播、文化研究等领域的研究,发表CSSCI论文8篇,1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出版有文集《率性而读》《激扬文字》等。

  最妙不过孤勇前行

  吴锡平

  一个幽灵,“媒体奇观”的幽灵,在生活中游荡。为了把这个幽灵本身也构造成一道“奇观”,自媒体的一切势力,微博和微信、抖音和快手、年轻人的B站和知乎,都联合起来了。

  张三“出道即巅峰”,李四少年得志、人生开挂,王五一出手就技惊四座、名震八方……不惊艳不足以形容、不吸睛不给镜头、不轰动不费笔墨……这种抽离过程、夸大结果、炫目乱神的信息轰炸,营造了一种浓厚的“酱缸”氛围,仿佛大树是一天长成的,英雄都会从天而降,小姐姐都是“美到犯规”、“小确幸”都得“藏不住了”。这些自然是媒体博人眼球的话语术,却也是很多人淡忘本心,只想“弯道超车”、大干快上浮躁心态与虚华欲望的典型表征。

  是的,我们都知道“多少事,从来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也知道,“出名要趁早”。但一切都得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当你的能力支撑不了你的野心”时,靠拔苗助长、激素催长,永远都长不成风景,更成不了气候。

  天行有道,向本而行。这本,是指顺应天理、天道的根本、本源。比如“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聚沙之功,自然谈不上“成塔”之荣;没有“跬步”之本,何来“千里”之远。围棋里的“三手”,“本手、妙手、俗手”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没有对棋理精深理解、娴熟掌握这个“本手”,就不会有精妙绝伦的“妙手”,而更多的可能只是坏了章法、有害无益的“俗手”。

  由“本”而“妙”,缘“本”而“妙”,这是再“俗”不过的道理了。但生活中,人们常常惊艳于“从天而降”的盛大与华妙,却往往忽略那枯燥俗常的坚韧与固守。就像媒体热衷炒作的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生“高光时刻”,其实无一不是来自持守本心、向光而行的绵绵不绝的坚持,走过披星戴月的路,才能迎来繁花遍地的景。

  大到时代潮流、“国之大者”,小至求学问道、为人处世,理皆如此。固守本心、正念正行,绵绵用力、点滴累积,才能培养元神、固本强基,也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底气与实力,“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神来之笔”与“生花妙笔”。

  这是一个加速度发展的时代,机遇叠加、科技赋能、技术加持,很容易让人迷失本心、放大欲望,进而缭乱脚步。不自量力、急于求成,常常“俗手”频出,甚至满盘皆输。古往今来,书里书外,我们见过的“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的例子还少吗?

  固守 “笨拙”之本,方得“神来”之妙。这世上哪来那么多传奇和神妙,不过是很多人持守本心,很多人孤勇前行。这是再“俗”不过的“妙”了。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明玉花 编辑/汪泽)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