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是“全国放鱼日”。江苏多地都开展了增殖放流活动,加强生态资源的保护和修复,促进渔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放鱼日里,连云港启动海洋增殖放流活动,组织放流黑鲷、梭子蟹和中国对虾等苗种超过2300多万单位。以此为契机,号召更多人共同关心爱护海洋,保护水生生物。在盐城射阳,2.8亿尾中国对虾、1500万只三疣梭子蟹和2.1亿尾海蜇苗被放流入黄海,这是射阳连续第11年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已累计投放各类水产苗种36亿尾。
盐城射阳县农业农村局渔业科科长顾文娟说,修复水域生态,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有效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三效合一。
在苏州太仓,总计5万尾的中华鲟和胭脂鱼被放流入长江,进一步增加长江珍稀濒危水生生物丰富度,修复长江口的生态资源。在泰州,鳊鱼、草鱼、鲢鳙鱼等300万尾鱼苗被放入长江。在徐州,2.5万尾花鲢鱼种、白鲢鱼种被投放到湖中,骆马湖新沂水域、睢宁古黄河、京杭运河邳州段等水域也开展了放流活动。常州向长荡湖中放流了鲢鳙鱼、鳜鱼等品种的鱼苗总计284万尾。
长荡湖渔政监督大队渔业渔政科科长徐俊华介绍,七月份还会放流一批大量的品种,水环境综合整治也在同步进行,在湖区进行水草种植、螺蛳的放流等等。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徐晗 胡超 连云港中心站 徐州台 泰州台 金坛台 射阳台 太仓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