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基础设施补短板 美丽乡村焕新颜

2022年06月05日 15:23:55 | 来源: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让更多农民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生活,始终是市委、市政府奋进的目标。近年来,面对城乡融合的时代趋势,宿迁市坚持内外兼修、协调并进,全力推动城乡一体规划、一体建设,着力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美丽乡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金银花开金银来。这几天,宿迁市宿豫区曹集乡的千亩金银花也迎来了丰收季。

  “每天这基地带动周边群众1000多人进行鲜花采摘,预计今年每亩收益在一万块钱左右,带来集体收入达到50万元左右。我们基地在幸福大道的北侧,交通比较方便,为我们后期干花出售节约了运输成本。”宿豫区曹集乡曹家集社区党委书记朱昌斌说。

  一路通、百业兴。2018年初,宿豫区修建了幸福大道,紧邻曹家集社区而过。乘着这股东风,当地党支部决定下大力气把“硬件”配套好。连续三年,分批次新建、改建道路一万多米,为方便作物运输打下坚实基础。2018年底,3000平方的金银花烘干厂房开始动工建设,金银花的种植规模也逐步拓展。目前种植面积已达3050亩,建成了深加工金银花茶生产车间,并成功注册了“冒店金银花”商标。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吸纳660户农户入股合作社,人均增收4000多元。

  彩虹之路蜿蜒过,一步一景美如画。近年来,宿豫区将农路建设与美丽乡村、生态旅游等结合起来,规划形成“三环六线”农村公路网布局,串联新型农村社区、绿色果蔬、杉荷园等各类资源,重点打造以路为主、以村为点、以水为脉、以景为体的宿豫“幸福大道”品牌。真正让幸福大道成为富民增收、产业发展的“致富路”。

  “围绕‘三片四带’乡村全域振兴架构,实施10万亩绿色果蔬基地和10万亩休闲观光农业核心区“双十共进”工程,累计建成2000亩成方连片生态高效农业基地28个,沿幸福大道、顺兴线、六塘河生态富民廊道等主要道路沿线,打造葡萄小镇、曹集金银花、新庄果蔬等9个特色产业园,形成富民产业集聚区。”宿豫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科科长姚乾说。

  修一条路,造一片景,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近年来,宿迁市将“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围绕“农村公路﹢”融合发展思路,先后建成沭阳“花香绿道”、泗阳“泗水桃源、怡路向阳”、泗洪“泗水流年、归途如虹”、宿豫“网聚幸福、不期而豫”、宿城“我心归宿、畅美之城”等全省优秀农村公路发展品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新改建农村公路160公里,建成农村生态河道589公里,新增高标准农田47.6万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完成,257万农村居民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从农田路网,到水电气信,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让乡村振兴有了更多的底气。在这场民生福祉的接力赛上,市委、市政府始终奋力前行。为了改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平衡、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宿迁市启动了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加快补齐医疗卫生短板。在龙河人民医院,是宿城区首家按二级综合医院标准建设的公立医院,可为周边乡镇近20万群众就近提供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通过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依靠市第一人民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使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得到有效地治疗,危急重症也得到一个有效的及时地转诊。逐步形成上下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为老百姓提供环境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的优质医疗服务,真正地让百姓在家门口受惠受益。”宿城区龙河人民医院副院长曹主凤说。

  沭阳县的韩山区域医疗中心、泗洪县的界集区域医疗中心……围绕补齐医疗卫生短板,宿迁市不断健全公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6家公办区域医疗卫生中心、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四级公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今年,宿迁市将继续围绕补齐乡村设施短板,坚持“城乡一体、均衡发展”,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统筹推进路网、水网、气网、能源互联网、通信网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140公里、桥梁20座,年内新增高标准农田45万亩。不断完善公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成达到省定基本标准村卫生室300个,加快建设跨市域的医联体和重点专科联盟,年内市县级公立医院、学校与苏州对口协作实现全覆盖。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