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端午 厚植家国情怀 品味传统民俗

2022年06月04日 19:38:25 |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艾草青青,粽香浓浓,这个端午假期,江苏各地文化场馆创新文化体验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游客们体验端午习俗,品味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

  这个假期,省内各大文博场馆纷纷上新,推出了线上线下多场精彩活动。取墨、刷色、铺纸、印制,在苏州博物馆,小朋友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印刷钟馗像桃花坞木版年画。印了年画,再来亲手缝制药草香包,在一针一线中感受传统民俗的韵味。苏州小朋友王钰馨告诉记者,自己之前也了解过一些习俗,可是今天学到了更多,还知道它们的背景故事,觉得十分有意义。

  在淮安、宿迁等地的文博场馆均设置了端午文化互动区域:点朱砂、系彩绳、体验射五毒、投壶,各类端午民俗活动趣味满满;在镇江博物馆,孩子们动手上色,制作各种彩色粽子、龙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宿迁市民海雨晨说,今年端午节过得也很有仪式感,感受到传统节日的魅力以及端午节的别样快乐。镇江博物馆社教员王雨薇说,让孩子们感受到端午节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以及丰富的人文精神。

  浓情过端午,不少文博场馆还推出了特展,通过一道道文化大餐,让市民大饱眼福。盐城盐都博物馆非遗展厅内,老虎鞋、发绣等工艺品,也吸引了市民游客驻足观看。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唐代洛阳城”主题特展上,230余件(组)展品均为洛阳地区唐代遗存的考古发掘和征集,其中一级文物丰富,不少还是首次展出。

  扬州市民王女士说,布展水平很高,文物的质量也很高。扬州市民张先生说,唐三彩看上去挺震撼的,能保存成百上千年,说明古代人的工艺精湛。盐城市民陶伊思说,这些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拓展知识面,还可以了解许多中华传统文化,从小培养他们热爱、传承、保护好优秀传统文化。

  江苏台记者王敏报道,在南京城墙博物馆,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中的四尊正在展出,这也是这些国宝第一次来到南京,吸引了大量观众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遗产的璀璨光辉。

  以“圆明园海外回归文物”为主题的“盛世聚首——圆明园兽首特展”,展出了四件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水利钟构件——牛首铜像、虎首铜像、猴首铜像和猪首铜像,以及十件清代宫廷精品文物,集中展现了乾隆时期的高超工艺水平。兽首色彩深沉厚重,历经百年风雨而不被锈蚀,神态栩栩如生。

  南京市民李小超说,近距离感受国宝的魅力,确实是非常震撼。这些国宝也是历经千辛万苦才回到祖国,这也激励着青年一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王敏 康健 叶蓓蓓 毕然 苏州台 涟水台 镇江台 扬州台 盐都台 泗阳台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