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当前,苏州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文旅市场复苏。今年端午节期间,不少文旅景区都推出了特色文旅活动。苏州全市各地围绕“姑苏好时节 非遗过端午”主题,组织开展“包粽子”“制香囊”等互动体验和“千年苏绣·双面端午”等非遗展示项目。
端午小长假第一天,不少游客踏上昆山周庄古镇的青石板路,坐上水上游船,沉浸式体验有一种生活叫周庄的美好假日。
作为景区全面恢复开放后的第一个假日,古镇内,家艾草、菖蒲挂上水乡人家门楣,家家户户粽叶飘香;在景区古牌楼前,硕大的粽子雕塑也吸引了很多游客驻足、拍照留念。古镇的新业态同样呈现出中西结合、别具一格的漫游体验。新开放的麦伦书院坐落在古朴与现代交融的院落内,游客挑一本书,喝一杯茶,度过悠长的慢时光。游人纷纷在业态“新”场景与传统文化“旧”元素的融合中,觅得鲜艳的端午色彩和休闲生活。
周庄古镇
来自苏州的游客李燕说,感受挺古风的,看上去比较舒心,环境也非常好,适合拍照旅游放松心情。
在周庄的香村,不少游客在花海和特色“香村食集”中尽享无尽乐趣的乡村亲子时光。一些小朋友也亲身体验了包粽子,感受端午传统节日的非遗传承。与此同时,景区也是做好相关疫情防控措施。“无预约,不旅游”已经成为周庄景区疫情防控的常态。
苏州太仓线上+线下结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端午活动。在太仓南洋广场和华旭广场,一群穿着汉服的小哥哥小姐姐们现场编织五彩绳送给大家。白、红、黑、黄、青,五种颜色的丝线在桌面上有序地铺陈开来,编织、打结、整理,不一会儿,一串精美的端午五彩绳结已然成型。古代崇尚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每逢端午,家家户户都有给孩子系五彩绳以避不祥的传统。编织和佩戴五彩绳作为一项重要的端午节习俗流传至今,依旧能帮大家传递出内心的真情。此外,线上活动也是热闹非凡。太仓市文明办与双凤镇共同推出“粽”享文明端午线上活动。太仓市图书馆还有“抖音LIVE”端午节特别策划,邀大家制作端午节民俗相关视频,在抖音上参与活动。
苏州 望亭
端午假期,近郊游、乡村游成为不少市民的选择。在苏州相城望亭,美食、美景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纵享北太湖风光。作为新晋的省级旅游度假区,当地在端午假期期间打造了望运市集,一系列老字号美味佳肴和非遗展示,让游客流连忘返。同时,还有农活亲子体验,摘枇杷、种水稻,大人小孩共同感受农事乐趣。 晚上的帐篷露营市集,耳边有夏日蝉鸣,抬头就是夜幕星空,三五好友载歌载舞,好不美妙。
苏州演艺市场也于端午假期重启,假期间全市将组织专业文艺演出51场次。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张家港举办“喜迎二十大”文艺公益巡演,常熟组织市民课堂文化讲座,太仓举办山水画作品展,昆山组织昆剧折子戏端午专场,吴江苏州湾文化中心举行“重返童年”怀旧主题游园会,吴中博物馆推出“中国传统古建”探索营,姑苏区举办民俗文化节,苏州工业园区启动金鸡湖水上旅游,苏州高新区推出苏州乐园特惠福利等活动。
据统计,苏州全市假期重点文旅活动将超过200场次,满足市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此外,苏州正按照“经济要稳住、疫情要防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制定了文旅稳增长、促销费的相关活动安排。6月1日起启动“苏州人游苏州”活动,推出十多条旅游线路,丰富苏州市民出游内涵。推出“文旅消费季”活动,精准发放文旅消费补贴,支持文旅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壮大,形成观光游览、餐饮住宿、研学体验等多业联动的氛围。推出夜间文旅消费活动,围绕夜游、夜秀、夜娱、夜宿等方面,发挥文旅消费集聚区作用,丰富夜间文旅产品供给。组织夏季旅游营销激励计划,鼓励各类酒店、备案民宿、景区、旅行社等旅游市场主体用好用活新媒体,推介苏州文旅产品,激发广大游客消费热情。
目前,苏州全市57家A级景区全部开放,取消疫情防控期间的特殊限流措施。全市23家区级以上图书馆、文化馆,102家博物馆等文博场馆应开尽开,取消特殊限流措施。全市39家星级饭店开放,恢复提供堂食、餐饮和住宿服务。全市网吧、KTV、舞厅等娱乐场所除个别地区外,已全面开放并取消特殊限流措施。
(来源:江苏广电苏州中心站/耿昊东 郭彧 综合/苏州台 昆山台 太仓发布 编辑/徐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