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建邺区举办“芒种·端午 赏非遗 传古韵”主题活动

2022年06月03日 19:55:1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天(6月3日)上午,"芒种·端午 赏非遗 传古韵"主题活动在银杏里文化艺术街区举行。不少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体验与端午有关的民俗活动,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在南京,包粽子最常用的粽叶是芦苇叶,形状以小脚粽为主,还有枕头粽、三角粽、四角粽、斧头粽等。活动主办方提供了糯米、粽叶等材料,孩子们在家长的指导下,每人包一两颗粽子带回家。

  南京市赤壁路小学学生林千羽花10分钟时间,包好了一颗粽子。她说:“最关键的一步是把线缠起来,一定要缠紧,不然米会漏出来。”

  学生家长党静说:“今天带孩子来,让他做一些社会实践,了解端午节的意义。现场还有很多小伙伴,挺好的。”

  佩香囊也是端午的传统习俗之一。在香囊内装一些中草药,有驱虫、避瘟、防暑、提神等功效。在活动现场,孩子们先缝制好囊体,再向里面充填自己喜欢的香料,最后缝上囊口。制作完成后佩戴在身上,分享成功的喜悦。

  南京市成贤街小学学生徐功泽说:“制作香囊一点也不难。只要细心一点,缝、贴这两个环节都尽量紧凑一些,就可以了。”

  芒种节气即将到来,孩子们穿着汉服,载歌载舞,表达对芒种的祝福。

  “我知道芒种就是农民伯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农民伯伯有播种才有收获,就像我们学习一样,只有现在努力,长大才能成功。”南京市三牌楼小学学生陈艾祺告诉记者。

  活动指导老师高金君认为,对于传统习俗,孩子们不仅要了解,更要传承:“希望他们回去以后,能把现场这些活动带给身边的小朋友们,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传统习俗。”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姜坚 王教群 编辑/赵梦琰)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