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首部《中国眼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总体发生率高达 53.6%,意味着每2个孩子至少有1个是近视。面对近视发病率居高不下的势头,常州市近年从用眼环境提升、用眼习惯培养、持续健康监测等多方面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记者在5月31日市政协开展的青少年近视防控专题调研中获悉,根据江苏省相关评估,常州市去年学生近视率较前年有所下降。
全市80%义务教育学校教室照明得到提升
教室照明环境与学生的视力健康密切相关。“我市连续两年把义务教育学校教室照明改造提升工程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目前已完成全市80%义务教育学校教室的采光照明提升改造。”市教育局副局长戚宝华介绍。
当天,记者在新闸中心小学看到,这里的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全护眼LED教室灯、黑板灯。“日光灯照明存在直射眩光、频闪严重等问题,光环境优化有效进行了解决。”新闸中心小学校长李华兴说。
常州市还从课桌椅高度、黑板等入手,加强学校用眼环境卫生规范化建设。李华兴介绍,学校每年都分批为各年级更替新款的可调式桌椅。“蓝色的桌面有助于学生们保护视力,可进行六档调节的课桌高度有助于调整学生坐姿,预防近视。”
记者还在多所学校看到,班级张贴新版《眼保健操示意图》、爱眼护眼宣传语,教室、走廊摆放着绿植等,这些环境布置都营造了良好的护眼氛围。
一年两次视力监测及时发现问题
“我市建立常态化的学生体质健康抽测制度,2021年起每年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两次监测。”戚宝华说,我市已经实现全市所有中小学生建立视力健康数据(包括远视力检查、屈光检测等)电子档案。
调研当天,在华润小学的“眼健康”校园基地,市三院眼科的医生正在为学生进行定期眼部检查。该校副校长钱小琴介绍,学校率先提出了健康参保计划,联合周边医院定期开展眼健康主题互动,让专业人士为学生进行检查与知识宣讲。
“我市还将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纳入中小学课程表,普遍实施定期调整学生座位制度,根据教室采光照明情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座位。”戚宝华说。
体育锻炼每天至少一小时
当前,常州市正在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改革,通过保障体育课课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促进学生养成体育锻炼好习惯,科学用眼。
“学校借助珠峰平台健康打卡APP及时反馈、及时评价等功能,分层为学生规划与设计日常体育锻炼任务,学生可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进行每天打卡。”李华兴介绍,新闸中心小学在学生防疫居家学习期间,班主任和体育老师也认真指导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保护视力。
在新闸中心小学的操场,记者看到设有攀岩墙、笼式足球场、专业跳高器材等,“方便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学校还组建空竹、啦啦操等20多个学生体育社团,发展学生体育兴趣特长,确保学生每天运动一小时。
华润小学也积极鼓励学生体育锻炼,获得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荣誉。
呼吁家长重视:视力远比分数重要
“当前我市近视呈现3个趋势,低龄化,有的幼儿园孩子就开始近视了;快速化,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近视比率上升很快;高度化,很多学生近视度数达到600度或者以上。”
“分数重要,还是眼睛重要?”“事实上,有的家长面对分数,并不十分重视孩子的视力。”“很多人以为身边近视的人很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但近视不可逆转,高度近视的危害更大。”在当天的调研会上,委员和教育系统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讨论,指出了当前我市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问题并积极建言。
委员顾燕认为,家长要加强近视防控意识,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减负,鼓励孩子加强体育锻炼、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
“要加强知识普及,科学防控、治疗近视。”委员宋子平认为,家长发现孩子视力出现问题,一定要到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查,把握住最佳矫正治疗时机;不要听信市场上各种天花乱坠的视力恢复广告。
委员们还提出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发现并及时推广视力健康管理的优秀做法、典型经验,进一步落实视力健康定期检查制度等建议。
(来源:常州新闻 编辑/徐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