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端午遇上六一,今天(6月1日),镇江市京河路幼儿园的一场游园会让孩子们在民俗文化的体验中收获满满的快乐。
“我喜欢穿漂亮的汉服,喜欢跳优美的中国舞,希望能了解、体验更多中国传统文化。” 曾格韵小朋友兴冲冲地向记者讲述着刚刚体验的投壶小游戏。“我们一直注重传统文化教育”,京河路幼儿园老师王琴介绍,这次游园会邀请孩子们都穿着汉服参加,设置了十个游戏点,包括赛龙舟、丢沙包等,每个项目都包含中华传统民俗元素,既有竞技、又有表演,让孩子们感受传统节日氛围。
一片片粽叶上下翻飞,一张张稚脸笑逐颜开,在镇江句容天王镇袁巷中心小学,留守儿童们也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袁巷中心小学地处茅山革命老区,一些学生因家长外出务工从而与父母聚少离多。活动现场,句容住建局的爱心志愿者们准备好糯米、粽叶等食材,和孩子们一起包起粽子。手拿粽叶,填糯米、压紧实、封口……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互相帮忙,各式各样的粽子呈现在大家面前。
“感谢叔叔阿姨陪我们过节,还教会我包粽子。”周烨同学向记者展示成果,她说,这是自己第一次包粽子,“这一只我要带回家给爷爷奶奶吃,等爸爸妈妈回家,我还要亲手包给他们吃。”
吃完粽子,袁巷小学的孩子们和志愿者们一起做起游戏,滚铁环、打陀螺……一个个承载着70后、80后儿时童趣的小游戏勾起大家满满的回忆。现场,志愿者还向孩子们讲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教孩子们制作香囊送给老师、家人,引导孩子们感恩父母、老师的辛苦付出。“袁巷中心小学有八成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上班,他们最缺少的就是陪伴。”志愿者李明刚说,希望通过陪伴,让孩子们感受到更多的爱,度过一个不一样的儿童节。
(来源:江苏广电镇江中心站/柳放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