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智慧法院:识破“套路贷”假诉讼 化解行政争议

2022年05月30日 20:14:0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江苏历来是案件大省,从2018年以来,全省法院案件数量持续上升,位于全国前列,仅去年受理案件就达到了200多万。为了能更好地服务群众诉讼,江苏法院开展了智慧法院建设。在去年,江苏省的智慧法院建设指数已经位居全国第2位。今天(5月30日),省高院首次公开发布了智慧法院建设白皮书和十大典型案例。

  江苏法院已经搭建了以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系统、自助诉讼服务终端等线上线下为一体的诉讼服务体系,建成了“江苏微法院”系统。市民拿起手机登录,就可以在线提交立案申请,视频参与在线诉讼等。为了有效防范和打击“套路贷”虚假诉讼,省高院自主研发了全国首个“套路贷”虚假诉讼智能预警系统。省高院审判管理与信息技术处副处长邢斌介绍,“这个预警系统从高发的民间借贷等七类案由中,运用大数据、自然语言分析等技术,从79个监督点里构建一个算法模型,帮助法官及时提前、发现疑似套路贷的人员。法官看到预警后,会进一步甄别证据,来进一步相关人员进行分析,提高预警能力”。截至目前,这一智能预警系统已使用502.7万人次,成功识别出5级高风险放贷人5776人,4级风险放贷人6754人,从175万多件民间借贷等七类案由一审案件中识别出疑似套路贷虚假诉讼案件3.2万多件。

  此外,省高院推出的区块链平台应用系统,上链法院已有83家,区块链节点已经存证电子材料、业务信息等数据377.9万,特别是为法院文书的真伪验证提供了重要作用。省高院规划管理科科长吴伟懿介绍,“当事人或者代理律师访问江苏诉讼服务网,注册账号并登录,登录以后,通过访问我的案件栏目,查看具体详情,在案件诉讼材料中查找需要查验的法律文书,点检核验按钮进行核验;第二种方式是送达短信,法院通过送达系统对当事人发起送达任务,当事人收到送达短信,可以点击短信链接访问送达文书”。

  在众多法律纠纷中,“民告官”的行政案件对普通市民来说,专业性特别强。南京江北新区法院作为南京全市行政诉讼集中管辖法院,通过“政通人和”行政争议一体化解纷平台,有效化解此类争议。不久前,一小区居民李某来电咨询行政诉讼立案事宜,正值疫情期间,法官指导他通过这一智能平台在线提交起诉材料,了解到李某认为家楼下经营的一家烤鸭店排放的油烟过大,违反了大气污染防治法,要求行政机关撤销颁发给烤鸭店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南京江北新区法院副院长夏雯介绍,“业主的合法权益我们是要保护的,他对空气质量的要求我们也是在合理范围内要保护的,另外而言,我们也要帮助小微企业纾困,正常经营下去,从这两点考虑,邀请另外一个行政机关加入,合理解决了这一纠纷”。最终,在专业指导下,这家烤鸭店改造了烟道,这起纠纷顺利化解。李某甚至都没有要到法院,通过打电话、上网,法院就帮忙解决了问题。

  (来源:《零距离》记者/刘舒 编辑/赵梦琰)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