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高考越来越近,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利用考前这段时间备考冲刺,江苏教育频道特别推出"2022荔枝高校大会 名师开讲"备考公益讲座直播。本次备考公益讲座直播一共四期,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和心理调适。来自南京的四位省特级教师,将给广大考生送上高考锦囊。
2022年是江苏新高考实施的第二年。从2021年开始,语数外恢复使用全国卷,考试内容、考试题型、各科分值均有调整。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主讲教师,将结合去年的高考真题,对全国卷的命题特点进行分析,同时,给出最后一周的备考建议,以及考试过程中的解题策略。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金陵中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柏华重点谈了语文作文。他提出,作文的立意必须具有时代性色彩:协力同心、共克时艰、百折不挠、奋勇前行等,都是时代的最强音。作文的构思要做到切身、切实、切题。切身,与自身生活关联。切实,与社会现实关联。切题,不偏离具体题目要求。
陈柏华老师说:“在考前这段时间,可以回顾我们曾经做过的一些作文题,尤其是之前做得不好的,甚至是不及格的作文。你按照现在的认知和能力的积累,往往能够看清之前写的时候,不成功的原因到底在什么地方。我们接触过、写过的作文题,拿出来重新审视,会比新题给我们的启迪更多。所谓‘三生抵不到一熟’。”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陈柏华
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南京市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中学数学教研员渠东剑,将在直播中阐述"得分是硬道理"。
渠老师认为,高考数学,小题不宜大做。首先考虑小题小做,能小则小。综合各种方法技巧,特殊化思想,合情推理,大胆猜测。小题即使要大做,大中也要有小:综合施策,跳步解答。可以定性+定量、数形结合、特殊化、一般化、极限思想,还可以动静转化。直播中,他将结合往年的高考真题,指导考生量体裁衣,做好预案,一题一策,顺势而为。
渠东剑老师提醒:“题型的设置,基本上遵循了由易到难这样的次序。所以六道解答题,我们既要看内容,还要看题目的位置。一般情况下,前四道解答题是容易题和中档题。目前常放在压轴题位置的解析几何题和函数导数题,我们要争取第一问,这是必须的,只要调整好时间,非常可能答对。在第二问上,又需要和前面的小题压轴题做一个平衡。考生要做到取舍有度,放下才能收获。”
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渠东剑
全国卷英语作文分为两篇,第二篇为读后续写,满分25分。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英语教师刘美琳,将从如何进行描写、如何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如何写好故事高潮、如何写好故事结尾、如何审题谋篇等几个方面,为考生带来《读后续写增分策略》。刘老师提醒广大考生,根据记叙文时间、地点、人物、故事情节、主题等几个要素,理清故事情节,找到该篇文章的情节发展,即故事的明线,同时,探究作者通过叙事来贯穿故事的那条暗线,即情感线。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段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即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
读后续写的最后要不要“升华”?刘美琳说:“我在讲座当中也会提到,很多情况下它就是一个故事,自然而然结尾就可以了。如果它的主题确实比较鲜明,考生可以用一句话升华一下,但是不建议在第二段,整段地去讲道理或者去升华。”
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刘美琳
江苏省心理特级教师、金陵中学心理教师苏华从考生考前出现紧张或焦虑产生的多种原因入手,逐个解析,给出对策。 旁边的考生写字的声音很重怎么办?翻试卷声音很响怎么办?监考老师总是盯着我的卷子看怎么办?苏华老师也将给出“锦囊”。
“有一个健脑操,是一个放松的动作,两手心相对,大拇指向下,手心相对,然后把它抓握起来翻过来,在考场上可以做这样的一个动作。 ”苏华老师说。
江苏省心理特级教师苏华
四场公益讲座从5月30日到6月2日,每天19点30分准时推出。广大考生可以通过关注"江苏教育频道"微信公众号,点击"荔枝教育直播",或关注江苏教育频道视频号、江苏教育频道官方抖音号、快手号和今日头条号收看。考生在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学科名称",还可以获得现场讲座的PPT。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姜坚 王教群 编辑/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