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银发经济”的盛行,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老人们的钱袋子。为切实保护老年人的权益,近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了老年消费的相关安全提示。
一、夕阳婚恋新骗局,请勿相信"虚拟人"
越来越多的老人学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数码产品。在玩转数字技术的同时,老人们也要提高防范意识。2016年,南京一位63岁的市民王先生就通过网络认识了一名自称30岁不到的女子阮某,两人逐渐发展为恋人关系。2017年底,阮某开始以各种理由问王先生要钱,短短两年不到,王先生共向对方转账50多万元。经调查发现阮某已婚,涉嫌诈骗,被检察机关批捕。
江苏省消保委提示,老年人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轻信互联网平台的“付费交友”行为,同时呼吁家人给与老人更多的陪伴与爱,远离网络上的婚恋骗局。
二、保健产品不是药,科学养生身体好
保健品消费领域是老年人受骗的重灾区。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追求健康的心理诱骗其高价购买,不仅导致老年人财产损失,甚至威胁到生命健康。南京一位九旬老人,被人推销了一款来自马来西亚的海燕窝,他还一下就买了2万多元的产品。经查,这款产品在网络购物平台上根本搜不到,产地也不是马来西亚,而是我国的福建。
江苏省消保委提示,保健品代替不了药品,身体不适要及时到医院就医问诊。即使购买保健品,也应选择正规渠道。
三、养老招数套路多,抵制诱惑莫上当
无论“以房养老理财”,还是“免费养老服务”,大都是以养老名义推出的诈骗局。骗子通过召开推介会、社区宣传等方式诱使老年人上当受骗,最终落得房钱两空。
省消保委提示,老年人要提高法律和风险意识,不贪小便宜,切勿追求高收益轻信各类营销话术,谨防被骗。
四、低价旅游少参与,不贪便宜不受骗
还有一些商家利用老年人外出旅游想省钱的心理组织低价甚至免费旅游活动,再在旅游过程中安排各种购物环节,将商品以远高于市场价格卖给老年人进行牟利。
对此,省消保委提示,对于这些打着低价旅游噱头的旅行团,老年朋友们尽量不要报名参加。
五、房产投资不可靠,当心“馅饼”变陷阱
有些人年接触过以健康养老为名搞房产投资项目。不法分子借这样的名头,鼓吹承诺到期返还本金并支高额利息,骗取老年人钱款。
省消保委提示,老人们不要相信来路不明的投资项目。有投资需求,要及时同家人或其他专业人士商量请教,切不可因为一意孤行钻进骗子的圈套。
除了以上这些提醒外,省消保委还提醒,养老保险领域已出现多起诈骗案件。老人们需要多加防范,不要轻信所谓的保险代缴服务。老年人在接听陌生电话时,如果出现汇款、转账等要求一定不要相信。另外,也要破除迷信心理,切勿上当受骗。
(关玮玮 张中玄 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