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估价、签订书面合同、拍卖过程全程录像……这样“贴心”的藏品拍卖服务是不是很让藏家心动?留神,这可能是诈骗分子自导自演的戏。最近,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检察院就公布了一个典型案例,不少老年朋友上当。
【虚假鉴定群演举牌 “贴心拍卖”骗老人入坑】
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周金凤介绍案情,这个案子的经过可以分三步来看,第一步被告人张某先设立一个公司,通过购买的公民个人信息给各个老人打电话,然后询问对方有没有收藏品,如果有收藏品的话,公司可以免费给你进行鉴定。被告人就安排公司的员工相互充当资深的鉴定师。
之后,虚假鉴定师会以远高于市场价的估价,吸引被害人入套。为了获取被害人信任,张某付费挂靠其他拍卖公司,以拍卖公司的名义与老人们签订《 委托拍卖合同》,让老人们误以为这是有书面保障的合法交易。
第三步,公司把这些老人的收藏品照片送到香港,通过中介委托香港的拍卖公司进行虚假的拍卖,这场拍卖实际上也是自导自演,群演在底下进行低价举牌,以未达到收藏品的保留价为由进行全部流拍。在拍卖的同时会将整个过程录像,事后将视频交给这些被害的老人们看,让这些老人信以为真。
凭此套路,张某顺利骗取了60多名被害人的“运作费”“宣传费”,共计239万多元。受害人中年龄最大的89岁,年龄最小的52岁。最终,被告人张某因犯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50万元,两名同案人员被判处一年六个月至六年不等有期徒刑。
【反诈宣传全覆盖 守护老人“钱袋子”】
日前,由中央政法委牵头、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正式启动,为筑牢养老诈骗“防护网”的最后一公里,江苏省民政厅联合地方公安、金融监管等部门,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网格员、社会工作者等作用,通过进村、进社区、进养老服务机构,实现我省防范诈骗宣传教育全覆盖。在泰州,民警除了上门向老人宣传防骗知识外,还通过在辖区内的小区里悬挂标语、在业主群发送反诈视频等方式,宣传反诈知识。
江苏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副处长刘蓓说,在此提醒广大老年人,应当理性选择合法合规的投资渠道,切勿轻信高额的投资回报。老人进行大笔金额支付时,应当提前与子女商量,切勿轻信他人。在此也提醒子女应当多关心,老人的生活和身心的健康。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王雪彤 毛思哲 编辑/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