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有关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发展的会议,都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

2022年05月27日 00:11:0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5月26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理事会举行第六次全体会议,理事会轮值理事长、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金彪,理事长、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理事长、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费高云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以视频会形式召开。

  会议指出,示范区成立两年多以来,紧扣“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这一重大使命,先后推出了两批含金量高、示范性强、应用性广的制度创新成果。今年要聚焦“突破口”,打好“组合拳”, 一是深化攻坚、精准发力,持续放大制度创新“溢出效应”,紧盯要素流动、碳达峰碳中和、共同富裕等重点领域,不断加大一体化制度创新力度,推动形成更多创新成果;二是集聚资源、集中力量,不断激发项目建设“带动效应”, 进一步加快重大项目谋划实施,抓紧形成一批标志性建设成果,不断提升示范区建设的集聚度和显示度;三是凝聚合力、狠抓落实,充分发挥政策支持的“叠加效应”,按照量质并举的原则,推进各项支持政策落地落实,尽快转化为建设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项政策方案过审 瞄准“双碳”、共同富裕等内容】

  作为会议的“重头戏”之一,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示范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关于支持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第二批若干政策措施和示范区共同富裕实施方案。记者注意到,这些政策和方案都关注如何让惠及民生事实真正“跨省”落地。比如,碳达峰行动方案聚焦示范区跨省域协同达峰的制度创新度,提出到2025年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双降”目标,部署重点片区集中引领、重点领域分类示范、绿色低碳政策赋能、绿色低碳技术支撑等四大行动。围绕跨省域共同富裕,相关方案提出示范区将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共建、区域城乡融合、居民增收共促、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社会和谐共筑等六方面发力。

  【制度创新和项目建设“双轮驱动” 取得阶段性效果】

  今年是示范区揭牌后的第三个建设年,更是深化攻坚年。今年以来,示范区坚持制度创新和项目建设“双轮驱动”,各项重点工作有力推进,76项年度重点工作中有12项基本完成,60项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示范区聚力“8+1+1”重点领域,在改革攻坚中形成示范区跨区域政府性投资项目审批操作办法、示范区竞争环境评估指标体系、示范区“E企融”信易贷服务平台等一批高“含金量”的制度创新成果。

  此外,示范区还聚焦“一厅三片”重点区域和互联互通、生态环保、产业创新等重点领域,印发实施水乡客厅2022年度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协调推进一厅三片、一河三湖、沪苏嘉城际等重点项目,推进水乡客厅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集中度显示度持续提升。

  【三方面持续发力 让示范区发展蓄足后劲】

  为更好发挥示范区作为国家战略先手棋和突破口的示范作用,会议明确将持续在推进一体化制度创新、重大项目建设和不断完善示范区建设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其中,确保三年能形成100项以上制度创新成果,聚焦生态环保、碳达峰碳中和、共同富裕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提高制度创新“含金量”。

  在充分发挥理事会重大决策平台作用和理事会-执委会工作机制优势,完善执委会与相关方面沟通协调机制的基础上,集中资源建好水乡客厅,推动方厅水院等一批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同时,会同两区一县加快推进西岑科创中心、吴江高铁科创新城和祥符荡创新中心建设,实施示范区重大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许宸 陈超 编辑/国正)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