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这群小学生研究了56座桥后,拿下省级一等奖

2022年05月24日 14:03:43 | 来源:看苏州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日前,在第三十三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苏州吴江区七都小学《对太湖溇港“古桥遗存”的保护研究》荣获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

  该项目研究以“苏州塘浦圩田低乡水利生态系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为背景,在科技辅导员姚阿江老师的带领下,七都小学学生针对太湖溇港地区古桥遗存的现状进行实际调查统计。

  “我们家乡原来是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可以和都江堰、郑国渠相媲美。 没有塘浦圩田,就没有美丽的江南,就没有我们可爱的家乡,是历代先辈们用智慧和辛勤创造了古老的太湖塘浦圩田。”

  自从参加了《对太湖溇港“古桥遗存”保护研究》科技研究项目后,七都小学五年级学生吴羽晗对先祖在治水智慧有了深刻的印象。

  《对太湖溇港“古桥遗存”的保护研究》主要从保护塘浦圩田的遗存角度,配合“苏州塘浦圩田 低乡水利生态系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做一些积极的整理探索。在调查中,研究组走访了七都境内原56座溇港塘桥、查阅了七都境内23千米溇港岸线,了解到横贯溇港全境湖塘路是一条千年古道,沿途有“五都十景”、“六都八景”和“桐丘八景”等名景。

  科技研究组辅导员、七都小学退休老师姚阿江长期从事溇港文化研究,他说,“苏州塘浦圩田 低乡水利生态系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遗已深入人心,成为一项全民活动,也是七都小学科学研究的一个好载体。“我们在微缩版里做实验,要水的时候,就提起闸来,不要水的时候就把它关上,洪涝两个事我们溇港人是怎么处理的,生动演绎了大禹治水的疏堵理论。”

  七都小学校长李峰华表示,学校从2003年起,就以溇港文化为科普研究的抓手,开展各种人文类科技创新的调查研究,屡次荣获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项目奖项。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