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建筑遗产“活”起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谈建筑文化保护与传承

2022年05月23日 07:02:3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5月22日,在古老而独具建筑特色的南京中山陵音乐台,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第八讲暨第二期“对话•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如约而至。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建国以《保护传承 技艺同行 激活共享——建筑遗产保护的几点思考》为题,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建筑文化课。现场还云集了冯正功、韩冬青、朱光亚等建筑设计界大咖,于二十世纪建筑遗产中共话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直播回放>>)

  “为何保”

  建筑遗产保护是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核心内容

  建筑遗产由历史城区、历史街区、历史建筑、构筑物及城镇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载体等共同构成,基本涵盖了国家的名城、名镇、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范围,是国家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和物质载体“把各个时代见证历史的典型性的建筑遗产精华保存在城市这个‘博物馆中,用琳琅满目的年代‘藏品’,呈现历史城镇作为‘博物馆’的海纳百川,并使建筑遗产可阅读、可记忆、 可体验、可活化、可再生。”在王建国看来,建筑遗产保护是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核心内容,也是最有代表性和体验获得感的领域。依靠建筑遗产可以将城市过去的时代、当今的时代以及未来的时代联系在一起。

(图源:视觉中国)

  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国家重大战略,事关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大局。随着人们对遗产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提升,王建国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大拆大建”激进式城市改造建设的价值观,处理好“岁月留痕”与“城市更新”的关系,提倡更加精细化和人性化的城市渐进优化的发展方式,更多尊重自下而上的社会诉求和活力萌生机会。“除了要关注国家各级文物部门法定的城镇建筑遗产外,还应该关注更加广义的城市和建筑遗产保护利用、既有建筑改造再利用和承载美好生活的环境场所营造。”王建国说。

  “保什么”

  中国城镇建筑遗产多尺度连续的内在机理

  “历史城镇、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广义的建筑遗产及其依存的环境”面对“‘建筑遗产保护’保什么”的问题,王建国抛出了自己的观点。中国城镇建筑遗产存在多尺度连续的内在机理,主要由历史城镇(城市)、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和更加广义的具有适应性再利用价值的既有建筑等三个层次的多尺度内容构成,可以被看做是一个经络相通、血脉相连,枝干叶共荣的生命有机体。

  在讲座中,王建国以自己主持开展的“宜兴丁蜀镇历史文化街区古南街保护改造”项目实践为例,详细介绍了在延续城市历史文化上,保护建筑遗产内在机理的重要性。古南街的民居建筑大多数属于私房,尚有大量原住民生活其中,因此,王建国及东南大学团队坚持小规模、渐进式的改造和建设理念,首选公房和关键节点作为古南街风貌保护与提升的示范工程,根据不同的街道段落采用了分类指导的规划设计方法。古南街南向出入口位置曾经建有紫砂生产工厂,后拆除,现为具有政府产权的公共区域,与外部城市道路衔接,这一部分需要依靠政府“自上而下”的规划设计并实施。古南街中段和北段的建筑产权为百姓自用,目前仍生活着不少原住民,他们自发改造房屋并开设小型手工艺作坊、艺术品商店和茶社等,生产生活形态丰富。这部分区域鼓励居民自发建设,不采用统一的规划设计,只规定部分控制导则引导居民建设。

  如今,已然复苏的古南街已成为宜兴最有吸引力的蜀山陶集的所在地,更重要的是,大量的迁出户不断回流,紫砂生产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古南街风貌得到了活态延续,重新恢复了紫砂文化保护传承当年的盛况。“古南街模式”适合错综复杂的历史街区活态的社会现状,在中国具有普适性的示范价值和意义。

  “怎么保”

  三点思考给出破题思路

  在过去四十多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建筑遗产保护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建筑遗产是应该“修旧如新”还是“修旧如旧”?在新旧衔接的关系中,古建筑与新的社会环境之间,在肌理上始终存在着暧昧的空间博弈,同时也在影响着人和城市发展的未来方向。

  “多尺度保护机理、科学认知城镇发展规律、想象力和设计创意”,针对以上问题,王建国在在讲堂上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及思考。他认为,不同尺度城镇建筑遗产的保护特点和技术方法存在差别,认识历史城市保护需要客观辩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历史文化保护需要理想场景构思的想象力和科学研究进步。现场,王建国以“西湖申遗之城市景观提升工程”这一听众都十分熟悉的项目为例:设计之初,王建国及团队首先想象并界定出了“泛舟西湖”的动态随机视点与静态城市景观的体验场景、推测了空气能见度与西湖视景关联的科学问题,然后再通过GPS+经典视觉美学结合的科学技术方法进行设计。最终出炉的规划着重解决了西湖景观随机性视点与城市景观的内在的科学相关性,将“景”和“观”等量齐观。如将“等视线图”与西湖现有的游船线路叠合,在充分考虑了线路对欣赏西湖十景的促进作用上,利用现有游船码头的基础上,规划最优的游船线路,即规划游线尽量穿越等视线峰值点。

  建筑遗产保护工作应以“保护传承”为初心和纲领,以“技艺同行”为方法的指引,以“激活共享”为共志的目标。王建国总结道,城镇尤其是大城市,应该通过历史文化保护和修补重新找回这种丰富多元性和不同年代建筑共存的社会生活空间,从而达到保护传承的目的。作为建筑设计师需要做到技艺同行去激活共享,保证视觉层面的“乡愁”再现,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的同时,保证不同年代的城市、街道和建筑场景的“年代感”和谐并存。

  值得一提的是,王建国院士参与完成的《中国城镇建筑遗产多尺度保护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中国建筑学领域首次获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一殊荣。就全球共同面临的城镇建筑遗产的多尺度连续、本体复杂广泛和环境多样的特性,如何进行整体和科学保护这一重大挑战和技术难题提出了答案。


 (嘉宾对话环节,从左起依次: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 刘大威、江苏省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朱光亚、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总建筑师 冯正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 周岚、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建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徐宁、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兼首席总建筑师 韩冬青、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董事长 范宁)

  在嘉宾对话环节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表示,近年来,江苏一直积极探索高速发展背景下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道。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从“积极保护、活化利用、传承创新”这三方面提出十项行动举措,为江苏下一阶段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指明方向。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兼首席总建筑师韩冬青,结合南京小西湖保护和再生实践,向在场听众分享了“在历史地段保护更新中如何实现精细精致”的相关心得:“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把自己融入到这个历史地段社会活动工作当中去,这是一个完整的项目实践,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才能在设计规划中理解并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传统营造技艺保护联同当代先进技术,一同保证了我们这些建筑文化的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从而维系了城乡人民的历史记忆”江苏省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光亚,结合扬州东关街、南京紫东阁等设计实践,分享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在当代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中的意义,以及未来怎样更好地传承、发展传统营造技艺。

  (我苏网记者/吴莹莹 童婷婷 方媛 张闻芝)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