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刑庭组织干警赴小桃园市民广场,以“严厉打击养老诈骗 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主题,结合刑事审判司法实践,为社区老年人开展专项普法宣传。
活动中,干警们向老年人发放《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宣传手册》、《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反有组织犯罪法》等宣传材料。接受群众咨询,从该院审理的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入手,讲解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实施的非法集资、保健品诈骗、收藏品诈骗等养老诈骗方法和防范措施,揭露养老诈骗“套路”手法,帮助老年人提高防诈识骗能力,引导老年人强化警惕心理,守护好自己的养老钱。
5月19日,在秦淮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刘娟的带领下,秦淮法院干警来到中华门街道双桥新村社区开展“防范针对老年人诈骗”普法宣讲活动。“在讲座开始前,我想先做个小调查,各位叔叔阿姨哪些有被骗过钱款的经历?”刘娟庭长的话音刚落,屋内立刻就有了回应,接二连三的“有”既反映出老年人对于如何防范诈骗迫切的需求,也体现了当下打击整治养老诈骗面临的严峻形势。
通过现场讲解与PPT相结合的方式,刘娟庭长从诈骗老年人的六种常见形式、常用的八大骗术详细讲解了相关案件的特点,并从三个方面“抽丝剥茧”式解析骗子如何精准把握老年人的心理,步步设计、屡屡得逞的手法。提醒老年人虽然骗术不断升级、花样持续翻新,但骗子的最终目的仍是骗钱,关键环节还是转账汇款,为了牢牢守住“钱袋子”,要牢记“四不”原则:不轻易登录陌生网址链接、不轻易添加陌生QQ和微信、不轻易下载陌生APP、坚决不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旁听群众表示非常赞同并感谢法院的及时提醒。
讲座结束后,秦淮法院干警向老人们发放了宣传单页,单页上印有经过精心选取并撰写的本院审理的养老诈骗典型案例,非常具有警示意义。干警还现场与群众开展座谈,针对老人们讲述的自身被骗经历及时整理成线索认真记录供后续处置,对提出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具体细致的解答,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通过提高老年群体防骗“免疫力”,筑牢防范打击养老诈骗违法犯罪的坚固屏障,让诈骗分子无可乘之机,对于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零距离》记者/刘舒 通讯员/余敏 高远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