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各地疫情防控“不松懈”,同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常州首批35名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观察员正式“上岗”,启东市出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举措66条......多方举措下,各地助企纾困见成效。
5月19日下午,爱信苏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人正开足马力、拉满产能。目前,该公司已实现100%复产,并启动产能扩容改造。爱信(苏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经营企划部部长马伟驹介绍:“我们的主力变速箱月产量已经达到3万台,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继续投资5个亿来扩充生产线,2023年4月会投产,这一条生产线的年销售额就可以达到14个亿。”

马伟驹告诉记者,本轮疫情以来,苏州市吴中区提供的贴心服务让他们吃下了在苏州继续扎根发展的“定心丸”。吴中区围绕企业反映的原材料运输、人员往来等难题,落实针对性举措,保物流链通畅、保供应链稳定、保产业链安全。吴中区商务局副局长周璐表示,吴中将始终秉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工作理念,助力复产达产,增资扩产,让广大企业家在吴中放心投资、专心创业、舒心生活,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启东市出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举措66条,汇聚33个职能部门和单位的惠企便民举措,涵盖了企业开办、审批、服务、监管等“全生命周期”需求。启东市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曹文伟说:“让企业在审批过程当中少交材料、少跑路。在大型工程项目审批的过程当中,实行一个标准化的互联网+数字化审批系统,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限,现在我们大型工程项目可以把时限缩短到10个工作日。”

今年一季度,启东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2.5亿元、同比增长6%,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

为优化营商环境,近日,常州首批35名营商环境观察员正式上岗,对常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单位进行监督、调研、评价。营商环境观察员、市人大代表王寅说:“要发挥好‘观察哨’的作用,为企业发声,多观察、多思考、多学习,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力我市532发展战略与两湖创新区的建设。”
今年1-4月,常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完成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711项,成交金额182.11亿元。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徐仁飞 苏州台 常州台 启东台 编辑/玉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