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 扬州大学学子邀你开启一场“超时空”对话……

2022年05月18日 17:04:0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参观苏州博物馆时,我一下子就被这个秘色瓷莲花碗惊艳到了。她造型独特,让我一下子就联想到在荷叶间婷婷信步的温婉少女,身着粉衣好似莲花化为人形。”在一张普普通通的白纸上,扬大教科院小教2005班的陆思晨同学用画笔绘出了自己心中的苏州博物馆形象:轻罗小扇红粉装,纤腰玉带美人妆。

  今天(5月18日)是第46届国家博物馆日,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科学与技术协会特举办“梦栖博物馆,一馆品百年”主题设计活动。扬大学子们巧思寄妙手,有人丹青做媒,有人折纸传情,也有人浓彩表意,共同奔赴这一场与博物馆的“约会”。

  “129年前,蒙克在黄昏时候散步,看见太阳快落山时被染得血一样红的天边,想到亲友相继离世,自己也贫病交加。他呆呆地伫立在栏杆旁,感到不可名状的恐怖和战栗,大自然中仿佛传来一声震撼宇宙的呐喊。”在自己的作品中,吴霄凡同学以纸张的尖细边缘来传达听觉的感受,把凄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振动,复刻出名画《呐喊》,以此来反思当下的快节奏生活,“129年后,我们在当下快节奏生活和压力之下,同样有许多不安和恐惧难以发泄。”

  郭承露同学受动物标本的启发,折出栩栩如生“仿生藏品”:枫叶、蝴蝶、纸鹤、老鼠……指尖翻转之间,这些折纸也有了生命;宗佳怡同学选取漫漫黄沙、孤霞落日为典型意象,表现“黄沙西际海,白草北连天”的丝绸之路,并以唐三彩骆驼俑的再创作再现古代丝路文明;曹可同学别具匠心,将山东博物馆与其镇馆之宝——颂簋、鲁国大玉璧、红陶兽形壶巧妙地结合起来,用鲜明的色彩展现出中华文化之美。

  “这次活动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对于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关注和参与。”该院辅导员李闰月老师表示,博物馆是民族文化和世界文明的集中表现,博物馆的力量使我们能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并从不同文化的碰撞中提升对美的领悟、汲取思维的智慧。

  (来源:《零距离》记者/胡艳   通讯员/谢青青 房思妍 编辑/李时)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