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秦淮区,有一所全省第一个以“科技”冠名的高中,南师附中秦淮科技高中,建校两年多来,学校的科技青年们在各类科创比赛中获得了傲人的成绩。学校也积极和高校携手,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创新。
在南师附中秦淮科技高中科创中心,高三学生杨吉伟、毕景云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实验,因为在新闻中常常看到外卖小哥因骑电瓶车超速导致交通事故,他们就主动学习《电动自行车技术规范》,分析旧电动车在新国标下使用的隐患,尝试动手发明。
杨吉伟称,结合骑行人的需求,通过数百次的调研,设计制作了一款集强制佩戴、强制降速,自动向亲友求助等功能的智能头盔,同时配合手机APP应用。
去年,由他们创新发明的基于新国标多重安全保障的智能头盔,荣获了第七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试验暨作品大赛全国一等奖第一名,获奖后他们还不忘继续优化设计方案。
毕景云说,从头盔改造到模块焊接,从编程到注册用户平台,从单机运行到APP联网,他们不断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在失败中反思,最后在2021年7月将优化后的成品送到大家面前。
昨天(5月16日)下午,南师附中秦淮科技高中举办了“江苏省航空特色学校”揭牌仪式暨院士进课堂活动,活动现场,包括杨吉伟、毕景云在内的多位同学上台领奖。此次“江苏航空特色学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天科普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正式举行,这也预示着两校的合作将更为紧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协副秘书长高清军表示,以院士为代表的高水平的教授创新成果,可以通过科普讲座的形式,把大学的科技创新最前沿的成果投射到中小学生校园里面,型号飞机、航天火箭的模型都在航空航天科技馆展示,通过游学让同学们感受到大学的氛围。
作为全省第一个以“科技”冠名的高中,南师附中秦淮科技高中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多项课程,譬如基于单片机开发的科创发明、3D动作捕捉与动画、无人机、机器人、北斗无线通讯、智能汽车课程等。
南师附中秦淮科技高中科创中心科技辅导员芦雅静说,利用午休、周末、寒暑假课余时间,鼓励学生基于真实生活情境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学校还有院士课堂,科技周活动,研究性学习,科学盒子等活动,让同学们在高中的生活中,深入理解科学,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
(来源:《零距离》记者/秦禾东 编辑/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