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江苏地区进入汛期。记者今日(12日)从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获悉,为确保安全度汛,南京今年确定市级重点险工隐患42处,其中30处城市重点易积淹水点制定“一点一案”,综合运用智慧水务系统等精准调度。
“根据水文气象部门预测,汛期南京气候状况一般到偏差,极端天气事件影响突出,汛期降水量较常年持平或略偏多;入梅正常略早,出梅接近常年,梅雨量接近常年,局部地区可能偏多;影响南京的台风1-2个;长江、秦淮河、水阳江、滁河等流域可能发生超警洪水。这两年,突发强降雨、短时强降雨、雷雨、大风等极端天气的频次越来越高,这也是这几年来防汛的重中之重。" 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处长李宗超介绍。
为全面排查险工隐患,记者了解到,南京前期已开展拉网式汛前检查,重点排查河堤防、水库闸站、城市易积淹水点、地铁出入口、在建涉水工程等,确定市级重点险工隐患 42 处,包括水务工程 12 处、城市易积淹水点 30 处,落实整改措施或度汛方案。完成长江 19 个重点岸段 131 公里水下地形监测。确定长江大胜关等 4 个防汛重点岸段,包括大胜关、梅子洲左缘、浦口和七坝,落实防御方案。
此外,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南京储备“三袋”670.5万只、块石39.3万吨、木材3810立方米、土工布60.2万平方米等,落实城市排涝移动泵车67台。市级组建44支2976人抢险巡查力量。修订完善超标准洪水预案、主城区排水防涝调度方案等,其中30处城市重点易积淹水点制定“一点一案”,落实隧道、地铁等重点部位度汛方案。
" 防御工作一定要做在前面。比如在燕山路万达广场排水体系不完备,属于断头路,如果遇到强降雨,雨前做好人员前置,助排人员和车辆及时到达点位,将周边收水井打开;雨中及时打开检查井,设立警示牌,根据情况打开临时泵站,或启动移动泵车协助临时泵站排水。" 李宗超介绍,每一个 " 一点一案 " 都安排了对应的防汛责任人,还要车辆设备、数量,以及应对积淹水的具体处置措施。
记者注意到,不仅要靠人员监测," 智慧水务 " 系统也要发挥作用。据了解,南京已经完成了 411 个水位站点、508 个雨量站点、92 座城市泵站工情监测、50 个城市易积淹水点监测及工程设施视频监控等检查维护,完善立体感知体系,闭合监测预警处置流程。
" 一旦发现有地方发生积淹水或者超水位的情况,或者收到相关报警电话,我们第一时间将信息推送给管护单位,将有助于防汛调度指挥能力的增强。" 李宗超说。有了 " 智慧水务 " 的加持,防汛抗旱工作的预警调度精准性也进一步提升。南京还综合运用智慧水务调度系统,统筹公安 122 平台、积淹水点监测、视频监控、第三方巡查等共享资源,让短时积水将得到快速有效处置。
“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两不误’,警惕高温和伏旱的可能影响。”李宗超表示,在保证防汛安全前提下,将科学合理安排河湖库蓄水保水,防止涝旱急转。提前做好骨干翻水线维护、引水沟渠清理、抗旱设备保养等抗旱准备,保障城乡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李秋雨 编辑/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