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泥叫叫是我们镇江地区一种独特的民间玩具和吉祥物,距今已经有千余年的历史,也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近,来自江苏大学财经学院的几位00后学生,申报的名为“太平呢喃”的太平泥叫叫品牌策划方案,成功入围2022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他们希望通过将传统文化和当代商业进行嫁接,让传承了千年的太平泥叫叫焕发出新的生机。
5月8日下午,在位于西津渡小码头街的太平泥叫叫传承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泥叫叫传承人周宝康,迎来了几位00后客人,江苏大学财经学院大二学生孙路婷,和她的几位队友,她们申报的“太平呢喃”太平泥叫叫品牌策划方案,成功入选2022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大二学生 孙路婷:能够带着太平泥叫叫进决赛,我们也很惊喜。
孙路婷给自己的团队取名为“遇见”,她说,自己认识太平泥叫叫,正是源于去年暑假一次社会实践的“遇见”,由于平时就喜欢做手工,第一次走进太平泥叫叫传承点,她就被它的造型给迷住了。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大二学生 孙路婷:既美观,又能吹响,又好看又能玩的一个东西,所以我觉得很有趣,然后当时我们参加这个比赛的时候,也是第一时间想到了这个产品,然后想要更多的人知道它,想通过我们大赛的平台,去更好的推广和传播它。
在交流现场,周宝康为孙路婷和她的遇见团队详细介绍了太平泥叫叫的历史传承,以及部分产品的制作创意,并现场为他们示范了制作过程。孙路婷说,此次交流让团队收获很多,他们接下来还将对整体策划方案进行改进,争取能在全国决赛中取得好成绩。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大二学生 孙路婷:我们当时做的时候,其实是完全按照我们年轻人的想法来做,但是我们可能忽视了老一辈的传承人他们希望能保留的是哪些,所以我们这一点做得很不好。
而作为太平泥叫叫的传承人,周宝康也很高兴看到年轻的00后们,对非遗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太平泥叫叫非遗传承人 周宝康:要把它做得既古老,又现代,既传统又时尚,它才会有未来有生路。
周宝康说,太平泥叫叫其实源于农耕文化,虽然传承至今已经有千余年的历史,但它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也很有代表性。
太平泥叫叫非遗传承人 周宝康:非遗有很多种,但是代表着宫廷的,它的生存是没有困难的,比如说金银器,红木,刺绣,紫砂壶,它不会为生存而发愁,但是像这种源于民间的,真正的扎根于民俗文化的,民俗民艺的,因为它离生活渐行渐远,没有它,也不影响我们任何人的生活。
周宝康说,他之前对于太平泥叫叫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主要是通过在传承点接待亲子游、大中小学的社会实践以及师徒传授等多种途径来进行的,而近年来以0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们,已经表现出对传统文化浓厚的兴趣,此次这些年轻人通过参加品牌策划竞赛的方式,为非遗文化注入新的元素,或许能吸引更多的00后们来关注非遗文化。
太平泥叫叫非遗传承人 周宝康:太平泥叫叫这个题材色彩造型,都有待年轻人的创作和思考。有年轻人的加入,就会有年轻人喜爱的作品,他们的作品年轻人会喜爱,年轻人喜欢,你还愁什么呢?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大二学生 孙路婷:我们团队之所以选择它也是希望它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喜爱它,我们也在不停地对它的logo以及包装各方面进行改进。
作为遇见团队的指导老师,江苏大学经济学博士陈海宁表示,其实很多非遗文化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待挖掘,他们希望通过现代商业的品牌策划和包装,真正做到非遗让人无法遗忘。
江苏大学经济学博士 陈海宁:像太平泥叫叫这样一些隐藏在民间的,经过长期历史传承下来这样非常独特的工艺和美好的东西,它是有巨大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通过这样一个品牌策划,把这样一个传统的东西以现代的一种商业理念进行包装,我们对这个品牌的logo,品牌的元素品牌的故事品牌的定位等等,做了一系列的梳理。
陈海宁表示,这样的活动、比赛,也有利于对学生的全方位立体的培养,促进学术和市场实践的有机结合。
江苏大学经济学博士 陈海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立体的综合的,因为学生之间接触的理论课程跟实际是有一些距离的,那么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课外的一种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甚至走向市场,更重要的我们江苏大学作为镇江一个属地高校,也鼓励我们学生走出我们校园之后,融入我们镇江这个城市,去了解这个城市最古老的最精彩的最美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