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融媒袁嘉翊 姜宁惠:讲好战疫故事 回应社会关切|青春就要这Young

2022年05月07日 11:25:4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期,全国多地疫情散发,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对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人们对疫情的信息需求格外强烈。今天的主人公袁嘉翊和姜宁惠说,我们作为如东融媒体中心负责医疗健康卫生条线的记者,有责任靠近新闻现场,把最真实的新闻及时地传递给大众。

  从4月3日到29日,如东县一共开展了六轮全员核酸检测。如何将这多轮的核酸检测做得有温度?除了面上的报道外,她们现场抓“活鱼”,捕捉小故事、小感动。例如,首次全员核酸检测时,如东县中医院将他们的抗疫香囊送到采样点,赠与一线人员,并发给村民;在第三次核酸检测时,她们将重点放在如何报道点位“教科书”式排队,通过小视频的形式,利用航拍展现全员核酸现场的有序高效;第四次核酸检测中,有了前几次核酸检测的报道经验,她们又采访了几组流动采样组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上门采样的故事。在采访中,她们发现一社区医务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坐着由小三轮车改装的流动核酸检测车,把核酸检测送到街口巷尾,招手即停、即停即做,便民暖人心;之后,她们又在现场了解到,有一位91岁的老人前几轮一直是医务上门服务的,但是后来他不想给工作人员添麻烦,自己主动来到现场采样……就这样,现场一条条“活鱼”,跃然纸上。

  在此次抗疫报道中,她们时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今年2月份,如东县城中街道新光社区组织开展区域全员核酸检测。采样现场设置了等候区、信息登记区、核酸采样区等区域,秩序井然。但在采访中,她们发现有部分老年人没有注册采样码,导致在现场等待、停留时间较长。一位来自乡镇的被采访人员也表示,农村老年人多,采样码准备还不够充分,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她们敏锐地注意到可以采写相关稿件,将采样码进行进一步推广。当天,她们就联系了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信息系统如东数据处理负责人张玉莲,针对采样码如何注册,在注册中遇到问题该如何解决等进行采访报道,并制作了小视频《使用采样码时 你遇到这些问题了吗》。

  在采访中,她们又从张玉莲处得知,如东县从去年12月中旬开始启用“江苏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系统”。目前,如东县的注册用户达到88.5万人。有时一天的数据处理量就达到一万多。系统数据处理战线长、压力大,内容繁杂琐碎,人手也不足。为此,如东数据处理办公室招募了5名因疫情延迟开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一起助力疫情防控工作。于是,她们又采写了新闻《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抗疫一线  核酸检测码后台管理显担当》。

  在这段时间的“疫”线采访中,袁嘉翊和姜宁惠去过很多地方,疫苗接种点、核酸采样点、新冠病毒检测实验室、方舱、隔离点、市场、药店……她们采访了不少下沉一线的机关党员干部志愿者、社区志愿者、普通市民。几乎所有的采访都会花很长时间,因为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人们都很忙。她俩只能见缝插针,有事能上去问几句,更多的时候则是在边上用手中的摄像机记录。3月以来,她们先后发布有关疫情的报道200多篇,其中多篇稿件被省级媒体转载。

  她们把镜头对准一个个平凡又不平凡的工作者,用笔记录下一个又一个新闻现场。袁嘉翊和姜宁惠说,面对疫情,说不怕是假的,但我们是新闻工作者,第一时间迅速采访报道是我们的使命。在这场战“疫”中,没有谁是局外人,我们也将依然奋战在一线——记录真实,回应社会关切,讲好如东这座城市最温暖的故事。

  “感谢这段时间,遇到的每一位采访对象,是你们的逆行坚守,舍小家为大家,保证了全城秩序井然。我们也坚信,在所有如东人的努力下,一定能共同守护健康如东‘安全岛’”。在采访快结束的时候,她们这样对我苏记者说。

  (来源:如东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苏月)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