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一箱难求 上海港空箱中心太仓港分中心揭牌运营

2022年05月07日 14:45:52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5月7日上午,上海港空箱中心太仓港分中心揭牌成立,沪太两港将共同协调相关船公司、货运代理,保障苏州本地及长江沿线企业空箱用箱需求,降低空箱用箱成本,解决因进出口箱量不平衡所导致的“一箱难求”问题,更好地实现“苏货苏运”,提升太仓港港航物流资源整体配置能力和港口综合服务水平。

  上海港空箱中心太仓港分中心是上海港、太仓港共同打造的服务本地和长江空箱调运的基地,旨在为苏州及周边企业提供充足的远洋外贸空箱资源、便捷的就近提还箱服务、低廉的用箱成本,同时兼顾长江中上游港口空箱分拨、转运功能。分中心运营后,将给腹地企业带来“三重大礼包”,使本地和周边企业更真切地感受到太仓港这个“家门口”港口的便利化服务。

  减少时间成本。企业减少奔波,不必再因为“一箱难求”驱车奔赴上海港提空箱。减少经济成本。沪太两港共同出台激励机制,消化从上海港调用空箱到太仓港的成本以及码头装卸费、集卡短驳费等,全程物流的成本得到压减。可以做到48小时内完成外高桥、黄浦江港区的转运任务,60小时内完成洋山港区的转运任务,让太仓港成为上海港远洋班轮航线的延伸站。减少出货压力。充足的空箱以及上海港丰富的远洋航线资源配套,让企业出运货吃下定心丸。为筹备启用分中心,在上海港大力支持下,近期已经调运1.5万标箱的空箱到分中心“整装待发”,覆盖重点船公司和主要箱型、箱种,让企业选得到箱、走得了货。

  受疫情冲击,从去年起,国际集装箱运输价格飞涨,出口集装箱更是一箱难求。苏州作为外向型经济大市,海运空箱使用问题一直困扰着苏州生产型企业。特别是受近期疫情影响,工厂派集卡到上海港提还空箱、到苏州装拆重箱的物流模式受阻,企业对空箱需求量暴涨。与此同时,受缺箱等因素困扰,苏州企业通常舍近求远,苏州企业70%左右的货物从上海港和宁波港进出,需要大量集卡陆路运输,既不经济,也不环保。

  4月11日,沪太两港联合发布提升水路保供保畅升级版通告,扩容水上通道,减免堆存费用,将太仓港视为上海港空箱服务延伸区,引导和鼓励更多的苏州进出口企业“陆改水”,提升“苏货苏运”比例。4月份,太仓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2.7万标箱,同比增长6.7%,其中外贸总量完成34.9万标箱,同比增长15.2%,外贸支线完成24.1万标箱,同比增长36.9%,生产数据表明“陆改水”物流新模式对空箱有巨大需求。据不完全统计,本轮疫情以来,太仓港帮助200余家本地企业“弃陆改水”,切实保障苏州供应链物流链畅通稳定。

  太仓港拥有日本、东南亚、台湾等31条近洋航线,泛亚沿海线、重庆等71条长江支线和江浙等23条内河支线,可以形成丰富的水运空箱调运平台。太仓港分中心成立后,可提供集装箱动态查询、申请空箱调运、集装箱修洗箱、放箱、穿巴订舱、口岸协调等服务,大大提升水路运输在时效性、运输成本等方面的优势。

  太仓港口管委会周晓荷副主任介绍,依托上港空箱调运中心以及长江平台等资源,太仓港分中心与“太申快航”功能叠加,将使太仓港能够在大船公司的箱管系统中真正成为上海港的延伸,提高空箱在太仓港的周转效率,可以有效解决外贸进出口集装箱留存空箱箱量和箱型不平衡的问题,加速苏州腹地企业外贸货源“陆改水”的进程。

  据了解,近期苏州地区已有近20家企业选择从太仓港起运,太仓外代总经理张德俊为企业算了一笔账:对比一个40英尺集装箱(大柜),从洋山港提空箱,到苏州园区装货进洋山港,运输成本约2100元,而从太仓港提空箱,到苏州园区装货进太仓港,预计运输成本1100元,两种方式对比,后者可以节约近1000元人民币。推算一下,如果1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年度出口货量1万个大柜,可节约物流成本1000万元,如果一家中小型企业,年度货量1000个大柜,可以节约100万物流成本。同时,相比到上海洋山港提空箱到苏州装箱进洋山港,到太仓港提空箱到苏州装箱进太仓港,全程物流运输时间节约一半。受近期疫情影响,公路运输受到一定限制,太仓港在关键时刻是进出口企业应急保障的最佳通道。“太仓港分中心的成立,可以实现港口、航企、货代和外贸企业多赢的目标。我们代理企业将全力服务好本地企业,提供一站式、端到端的物流服务,打响太仓港服务品牌,进一步促进苏货苏运。”

  太仓港口管委会主任邵建林表示,接下来,太仓港将潜心研究空箱中心与上港太仓港服务中心和太申快航的功能叠加,实现沪太两港功能上的有机延伸和无缝衔接,让空箱中心在太仓港发挥出最大功效。同时,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将空箱中心打造成为太仓港服务企业的示范项目和靓丽品牌,全面提升太仓港服务能级,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一流港口。

  (来源:江苏广电苏州中心站/耿昊东  编辑/俞思琼)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