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泗阳:“云上法庭〞克服疫情解纠纷丨人民日报

2022年05月07日 09:38:16 |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原告朱某诉被告刘某房屋租赁纠纷一案,现在开庭。”5月5日,随着主审法官朱兴剑手中的法槌敲响,江苏省泗阳县人民法院第八法庭庭审正式开始。让人费解的是,诺大的庭审现场除了主审法官和书记员外竟空无一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云上庭审”,因疫情无法到场的案件当事人分别通过微信小程序线上开庭。法庭内,只见主审法官的电脑显示屏上清晰呈现着原被告及诉讼代理人在异地参加庭审的“实时画面”,双方在法官的主持下有序开展调查、辩论、证据交换等诉讼流程,庭审过程通过中国庭审公开网同步直播。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传统的庭审模式逐渐难以满足工作需要。为有效回应群众司法需求,创建“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该院主动尝试“云上庭审”新模式,陆续改造7个“云上法庭”上线运行,以其远程无接触开庭的优势及时为群众化解纠纷。泗阳县人民法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崔亮介绍,“云上法庭”就是运用互联网技术把线下庭审搬上“云端”,法官电脑与案件当事人手机终端实现多地视频连线,各方动动手指,就把简易案件“屏对屏”审结。

  扬州老板刘某在泗阳做装修,平时都是在李勇处赊用水泥、黄沙等装修材料。刘某因经营不善公司倒闭而回了老家,欠下李勇17000元货款。2021年上半年,李勇向刘某催要无果,遂诉至泗阳法院。案件受理后,不料扬州突发疫情,在被告无法到庭的特殊情况下,该案承办法官胥林在征得原被告双方同意后,决定通过“云上法庭”为“黄码”当事人打开“绿灯”,庭审不到20分钟双方就达成了还款协议。“当时都不抱希望了,没想到‘视频一下’就能把钱要回来,真是太‘牛’了!”说起“云上法庭”的便捷,李勇难掩激动。

  “云上法庭”效果有保障吗?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怎么办?这是部分当事人所担心的问题。泗阳县人民法院立案庭负责人李娅娜介绍,法院受理案件后会预先根据技术条件、案件情况和当事人意愿等因素灵活调整线上线下庭审方式,还可以实现当事人一方线上、一方线下,庭审程序部分线上、部分线下交错开展,过程不减程序、不降标准、不失规范。在全力保障司法公正高效的同时,尽显服务的智慧与温情。

  58岁的陈冲跟包工头王某干活,工程结束后却不给钱,陈冲无奈之下将王某诉至泗阳法院。新袁法庭承办法官高艳建议“上云庭审”。陈冲表现出为难与疑虑:“让俺搬砖头还行,用手机打官司不行,再说这‘云’上‘云’下的,能行吗?”高艳尊重陈冲的意愿,针对疫情且被告路途遥远无法到庭的现实,采取一方线上、一方线下的“特别庭审”形式。经过高艳的调解,双方很快就在线上达成调解协议。如愿拿到裁判文书的陈冲笑着说:“没想到这样开庭也能管,真是大开眼界!”

  点点手机屏幕,就解决了烦心事,“云上法庭”给当事人带来全新的数字体验。值得一提的是,“云上法庭”不受当事人路远路近、身体好坏、红码黄码等因素限制,按约定时间登录即可实现“秒”开庭,被当事人称为“可以行走的法庭”。

  桌面案卷高筑,抱着一摞卷宗东奔西跑的场景一去不返,对于泗阳的法官而言,“云上法庭”解决了疫情防控期间线下庭审“停摆”的困境,“卷宗变鼠标”在节省纸张、低碳环保的同时,实现了“案卷”随身,办案随时。从“不想用”到“不够用”,从“排斥用”到“抢着用”,紧跟时代的“云上法庭”越来越成为法官们的“新宠”。“云上法庭”运行以来,该院在线庭审各类案件近700件。

  “‘云上法庭’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智慧司法势在必行,大有可为,特别是在疫情多发的特殊时期,网上立案、电子送达、线上调解、云上庭审、线上执行扣押的全流程不见面诉讼,发挥着‘智慧法院’务实、高效、解忧、亲民的作用,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崔亮说。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