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困难企业应对疫情冲击,江苏省委多次召开会议,贯彻落实中央要求,统筹谋划,精心部署,促进企业恢复正常运营,尽早走出低谷;全力帮助市场主体排忧解难,聚焦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以及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留得青山、赢得未来。近期江苏省政府发布的“江苏助企纾困22条”送出减税降费、金融支持、复市复业补贴等多项政策,为困难行业雪中送炭。
阶段性缓缴减轻困难行业经济负担
阶段性缓缴社保费方面,“苏政办22条”明确:对餐饮、零售等行业,实施阶段性暂缓缴纳养老保险费,具体待国家政策出台后实施。继续实施阶段性缓缴失业和工伤保险费政策,范围扩大至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5个行业。这项举措的出台将有效缓解这些行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资金压力。
那么如何申请阶段性缓缴呢?江苏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沈浩介绍:“整个流程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是申请,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相关资料;第二步是审核,税务机关受理后,会报送人社部门和财政部门进行审核;第三步是补缴,企业在缓缴期满后进行补缴,具备条件的,在缓缴期内也可提前补缴。”
引“金融活水”助企渡难关
金融支持方面,“江苏助企纾困22条”鼓励金融机构与交通物流、餐饮、零售、文化旅游(含电影)、会展等行业主管部门信息共享,运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交易流水、经营用房租赁以及有关信用信息等数据,发放更多信用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处长李军向评新君表示:“金融纾困政策可以从拓宽融资渠道、延期还款、降低融资成本三个方面助力企业‘开源节流’,抵御疫情冲击。”
据介绍,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将强化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和信贷政策引导,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及时有效满足企业用款需求。
针对性措施让困难行业恢复“元气”,“江苏助企纾困22条”还专门拿出5条针对性举措,对交通物流、餐饮、零售、文化旅游、电影、会展等行业进行纾困。其中交通领域,中央财政下达的2020年度出租车油价补贴资金中涨价补贴的60%,由各市县统筹用于出租车行业疫情防控和稳定发展。对交通物流企业及从业人员的车辆按揭贷款,受疫情影响偿还有困难的,鼓励金融机构给予延期偿还贷款本息。
对此,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运管局副局长李云飞表示:“目前,江苏省级已将油补资金下达,各地制定方案后,出租车企业可以把相关情况向当地交通管理部门申报,即可获得款项。” 这项政策将支持行业渡过难关,让“的哥”“的姐”恢复正常运营。
会展方面, 对2022年度已筹备完成却因受疫情影响而在15日内终止的商业性展会,展览面积在5000-20000平方米和20000平方米以上,经所在设区市商务(展会)主管部门确认,省商务发展专项资金分别给予10万元和20万元补贴。
江苏省商务厅服务贸易与商贸服务处四级调研员金虎表示:“今年以来,会展业是受疫情影响较重的商贸服务业之一,面临突发性取消、业务量大幅缩减、会展场馆空置等困难。我省出台这条举措旨在助力纾困、精准滴灌。”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微观基础,稳定经济必须稳住市场主体。省委书记吴政隆指出,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着力惠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他还强调,越是遇到困难挑战,越要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帮助受疫情影响的群众和市场主体排忧解难,雪中送炭、急人之困,强化民生兜底保障,稳定和扩大就业。相关部门务必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及时分析研判形势,采取更多针对性措施帮助群众和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畅通经济循环、兜住民生底线,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奋力夺取“双胜利”。
(来源:评新而论微信公众号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