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融媒“新生力量”:新闻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青春就要这Young

2022年05月03日 09:59:5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冲锋一线,时刻坚守在新闻阵地的最前沿;他们朝气蓬勃,用无限热情与创意记录真实、传递温暖。他们就是奔跑在新时代的县融“新生代”。在共青团成立100周年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我苏网联动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一起推出《青春就要这Young》系列报道,跟随他们的文字和镜头,看见不断奋进的新生力量,感受青年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


  记者/昆山市融媒体中心 我苏网 俞思琼 海报设计/我苏网 陈奇 张恒枫

  “即使在行军床上小睡,也得手机不离手,把铃声调到最大,生怕错过重要消息。”

  “关键时刻,我们不能掉链子!”

  “疫情期间,我们新闻工作者就是市民的眼睛和耳朵。新闻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

  ……

  这是勇敢逆行、冲锋在前的昆山融媒青年一代的工作缩影。

  他们是关键时刻亮出身份的团员和党员;他们是永远冲在一线的青年记者;他们是肩背“长枪短炮”的年轻一代;他们就是,昆山市融媒体中心队伍中的“新生力量”。

  今年以来,在疫情防控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他们用实际行动扛起责任与担当,展现最强“青年”力量。

  3月中旬,为做好第一手疫情防控报道,摄像记者周天舒和另外三位同事立即前往花桥,深入核酸检测点、隔离场所、集中隔离观察点和防疫重点单位等一线场所,把镜头对准医护人员、基层工作者、居民群众等方方面面,记录下大家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珍贵瞬间。他们一日三餐顾不上吃,赶工到半夜一两点也成了他们的工作常态。

  4月初,昆山农贸批发市场发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获知这一消息,昆山融媒青年党员记者朱小芳立即穿上防护服,和摄像第一时间抵达农贸市场,对全市物资保供展开全面采访。及时全面的实地采访报道及时遏制了市民对物资供应的恐慌情绪。一个月来,她到出现阳性感染病例的企业,采访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去管控区域,采访志愿者投身防控一线。每次有紧急任务,总能看到这位拿着话筒的“大白”逆向而行。

  记者张斌年纪虽轻,却已是一位有着15年党龄的“老”党员。从一线采访到就地志愿服务居民,一个月来,她从没停下过脚步。前些天,因为小区被划为管控区,无法外出采访,她立即就地转为志愿者,参与巡查值守,协助发放物资,还一起为封控区居民送上生日蛋糕。哪里有新闻发生,哪里就是媒体人的“岗位”。在她看来,这样“沉浸式”地挖掘新闻线索,比以往更加真实与难忘。

  在封控区“被困”的编辑陆乐也同样选择与逆行者同行,主动前往抗疫一线加入志愿者队伍。当了志愿者,仍是新闻人。她始终记着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用手机拍摄照片、视频,实时提供抗疫一线暖心故事和防疫科普知识。

  为确保新闻素材即时高效发布,编辑戴贺孝慈、庄哲彦、朱盛杰等直接把家“搬”到单位,编辑张丹更是直接入驻昆山市防疫指挥部,确保24小时随时待命。关键时刻,他们就是连接政府与百姓的桥梁。他们第一时间全面准确解读相关政策,普及科学防疫知识,澄清网络谣言,回应社会大众关切。

  经此一“疫”,昆山融媒的青年媒体人们拧成一股绳,个个都成了抗疫“多面手”。海报、一图读懂、H5接力、动画视频等一系列新媒体创意产品接连推出。一个又一个“10万+”、同僚的鼓励、市民的点赞……他们说,这些就是对他们工作的最好肯定,也是他们坚守与前进的动力。

  他们是——

  昆山市融媒体中心全媒采访记者:张斌、徐卉、吕科、朱小芳、史佳;

  昆山市融媒体中心全媒摄像记者:袁新宇、周天舒、杜江、经方浩;

  昆山市融媒体中心全媒编辑:戴贺孝慈、张丹、庄哲彦、朱盛杰、陆乐。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