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天然食品,但现在市面上的蜂蜜种类众多,真假难辨,消费者一不小心,说不定就会买到劣质蜂蜜或者假蜂蜜。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新修订的《蜂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22版)》就规定,企业生产蜂蜜、蜂王浆(含蜂王浆冻干品)、蜂花粉不得添加任何其他物质,假蜂蜜再也不能蒙混过关了。
《蜂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22版)》要求,严格产品配方管理,杜绝掺假掺杂。规定企业生产蜂蜜、蜂王浆(含蜂王浆冻干品)、蜂花粉不得添加任何其他物质;蜂产品制品中蜂蜜、蜂王浆(含蜂王浆冻干品)、蜂花粉或其混合物在成品中含量要大于50%,且以蜂蜜为原料生产蜂产品制品不得添加淀粉糖、糖浆、食糖。
记者在南京市场走访发现,目前,多数蜂蜜产品都在配料表中明确标注了使用的原料为蜂蜜,没有添加其他物质,但也有的蜂产品在打擦边球,一种名为“阿胶枸杞+蜂蜜”的产品,配料表中就标注添加了枸杞汁和阿胶,而“桂花+蜂蜜”则是在洋槐蜜中添加了麦芽糖和桂花。
《细则》还要求,要明确标签标识内容,禁止虚假宣传。要求蜂产品名称必须反映产品真实属性,不得虚假标注;蜂蜜产品名称可根据蜜源植物命名;蜂产品制品应当在产品标签主展示面上醒目标示“蜂产品制品”,字号不得小于同一展示面板其他文字,不得使用“蜂蜜”“XX 蜜”“蜂蜜膏”“蜂蜜宝”等名称。像这种添加了果葡糖浆和麦芽糖的洋槐蜜膏,就不符合新的规定。
另外,记者还发现,某购物网站上销售的一些蜂皇浆冻干粉含片,除了蜂皇浆外,也添加了一些其它物质,有的详细标明了其它物质的名称和含量,有的则标注得比较含糊。按照《细则》的规定,这类产品都应当在2022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相关整改。
南京市质监院高级检验师徐美玲告诉记者,《蜂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22版)》的实施,一方面可以从源头上加强对蜂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因为目前蜂蜜的真假鉴别其实是一种很难的技术手段,目前还没有普及,从源头管理,比后端监察要容易得多;另一方面,《细则》的实施,也能有效引导消费者选购蜂产品。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关玮玮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