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焊工”炼成国际焊接师,他用一把焊枪铸就“中国速度” |我是“星”青年③

2022年05月02日 06:36:2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偌大的生产车间里,火花飞溅、弧光闪烁,伴随着“呲——呲——”的声响,一道细密整齐的“鱼鳞纹”焊缝完美成型。空气中泛起钢铁焊接后散发的刺鼻味道。

  眼前这个手握焊枪的青年名叫郭有东,是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我们日常乘坐的地铁、动车车厢有上千条焊缝,其中不少高难度焊缝都出自他的“妙手”。

  22岁认证“国际焊接师”,24岁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1岁当选全国青联常委......专注电焊事业14载,郭有东用一把焊枪铸就“中国速度”,在焊花里点亮精彩人生。

   能吃苦 肯钻研 

   临时工炼成“国际焊接师” 

  在常人眼中,电焊工作是个不算体面的辛苦活。

  焊接时火花四溅,落在身上瞬间就是一个大水泡。为了防止被烫伤,工人们必须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进行作业。到了夏天,手握着焊枪像抓着一把火。“人刚进防护服里,就是一身汗。”郭有东说。

  即便如此脏累苦,郭有东依然乐在其中,觉得“电焊工作像一门艺术,充满了未知的神秘”。在技校时,郭有东是老师眼中“学习最勤奋、最肯吃苦的一个”。由于表现出色,二年级就代表学校出战南京市级技能竞赛,第一年成绩不理想,他愈战愈勇,日日练习,第二年便一举夺魁。

  2008年,从技校毕业的郭有东进入中国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尽管当时只是一名临时工,郭有东学习钻研的劲头丝毫不减。下班后别人休息放松的时间,郭有东全都用来参加证书考试和各种技能比赛。由于一心扑在工作上,当时的女朋友和他说了分手。

  勤学刻苦,练出真功。两年后,郭有东被评为焊工三级(高级工),2011年又获评冷作二级(中级工)。同年,年仅22岁的他被单位选送参加由德国焊接认证机构开展的“国际焊接技师”认证考试。

  在考试中,有一门结构学难度不小,郭有东在学校里从没学过,更是难上加难。考前培训的日子里,他一下课就跟在老技师后边请教,晚上回家再自己琢磨,书一看就看到半夜,第二天早起继续听讲。就这样“熬”了一个多月,终于通过了“国际焊接技师”认证,这是许多焊工努力一辈子也未能取得的资质。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从农村走出来的郭有东,身上似乎有着许三多一样的“傻劲儿”,但正是这份心无旁骛的钻研与执着,让他的电焊事业越走越远。

   念师恩 传帮带 

   重大项目迎难上 

  2010年9月,中车浦镇公司计划生产中国第一个城际高速列车CRH6项目,郭有东被派往青岛四方股份培训学习。“那边的技术和设备完全不一样,一切都要重新学习”,深处陌生的城市和团队,巨大的压力和孤独感让郭有东无所适从,只能向电话那头的师父求助。郭有东口中的“师父”,正是被誉为“女焊神”的江苏大工匠孙景南。

  “从我进厂一直到现在,基本上都是跟在我师父后面学习。她言传身教,把自己掌握的技能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提起师父孙景南,郭有东眼中满是敬佩与感激。后来,在师父的指引和鼓励下,郭有东坚持了下来,成为第一个通过培训考试并在动车组生产线上进行焊接作业的员工。

  回到公司后,郭有东协助培训CRH6项目50名焊工,如同师父教导他一般,将所学倾囊相授。经过努力,所有学员全部通过相关国际机构的欧标证书考试。此后,郭有东进一步做好“传帮带”工作,编制了铝合金焊接操作要领等内容的课程课件,培训200余人次。

  2012年,浦镇公司CRH6项目开始试制。高速列车时速超过350公里/时,对焊接技术要求极高:焊缝缝补不能超过2次,否则对铝合金面板的强度会有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列车的质量。郭有东所在的总成工位工作量巨大,要做的焊缝有120多米长,而铝板又特别薄,焊接时很容易烧穿。面对如此高难度的挑战,郭有东只用了一个星期就攻克了技术难题。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2014年,郭有东成功解决合肥1号线、上海13号线等多个地铁项目焊接“疑难杂症”。2018年,在公司时速2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项目生产中,郭有东负责端墙、总成、零件工位的焊接监督指导工作,为公司首个高铁项目的顺利完成做出贡献。

  凭借着过硬业绩和敬业精神,郭有东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南京市技术能手”、“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全国工程建设系统优秀焊工”等荣誉称号。一次次重大项目的考验,锤炼出郭有东敢于攻坚的“工匠精神”,一捧捧奖杯,标记着郭有东奋进的青春。

   守初心 担使命 

   为中国智造贡献青春力量 

  一路走来,郭有东的成长离不开团委提供的平台和浦镇公司的栽培。“我们焊工每年都要培训回炉,保持技术水平达到要求。每次培训两个月起步,完全脱产。公司在这方面的投入是非常大的,远远比我们个人工资高得多。”2014年,郭有东还被推荐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习,取得本科学历。四年的学习经历,让他“获得了更全面的提升”。

  “我现在是高级制造师,未来五年最大的目标就是达到主任级制造师,通俗讲就是焊接专家,我自己也是一直往这个方向在努力,在发展。”

  郭有东由“工”到“匠”的转变背后,是浦镇公司始终坚持“把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成劳模,把劳模培养成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理念,致力于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员工队伍,让产业工人成长有通道、有平台、有舞台。

  2020年,郭有东又多了一个新身份——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常委。这对他来说,是“工作以来最大的认可”。肩负使命,郭有东倾听青年心声,加强青年与团组织之间的联系,在工作中发挥先锋力量的榜样作用。浦镇公司也以此为契机,创建“先锋青工坊”阵地,选拔一批德才兼备、有影响力的青年岗位能手入驻,为青年技能人才提供交流、研讨、提升技艺的平台阵地。

  “在我眼中,青年应该是有担当,有责任的。”郭有东说,“不管你做哪一行,不管是电焊还是其他工种,只要做了这一行,就要认认真真地做,把它做好做强。在一个很普通的岗位,把对工作最大的用心、深刻的钻研和创新一直保持下去,对社会有所回报。”

  青年强则国强。在南京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还有许多像郭有东一样的青年身影,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顶梁柱作用,用拼搏不息、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为中国智造贡献青春力量。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