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唯一入选区县! 留住古村落“乡愁”,苏州吴中区这样做!

2022年04月30日 21:20:0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五一假期去乡村打卡成为很多城市家庭的首选,特别是许多传统村落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独特的风貌让大家流连忘返。近日,财政部、住建部发布了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公示名单,全国共有40个上榜,吴中区是江苏唯一上榜的示范区。吴中区亮点何在?如何在全省推广?

  依山傍湖的明月古村,桃花源意境一般的环境,自古就吸引了不少名人志士前来隐居,他们在这里留下了精美的宅院,也留下了石板街、祠堂、码头、古香樟等。村里的保护工作2005年开始启动,如今,这座4万平方米的古村,有各类文保、控保建筑22处。吴中区金庭镇石公村党委副书记 村委会副主任陆斌介绍,“后面的邓氏祠堂,我们修复之后,现在做了一个廉政教育基地,暴式昭纪念馆,然后对黄氏祠堂、秦家祠堂、敦伦堂、瞻瑞堂等进行了修复,我们保护的话,不单单靠村里 ,也不单单靠政府,老百姓也积极参与了,比如说我们现在老百姓要修复一些什么东西的话,我们有一个‘讲和修睦’工作室的,我们这边的风俗,就是喝讲茶,我们在‘讲和修睦’工作室里面就讨论一下 怎么修复、怎么弄。”  

  明月古村留下了“古”的风貌,延续了“古”的议事风俗,住在村里100多户人家,大多也保留了种植花果、碧螺春茶的传统,这些都成了村里独特的旅游资源,给老百姓的生活注入了活力。 吴中区金庭镇石公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陆斌告诉记者,“对于石板街周边的这些村民房屋,我们在保护的基础上,吸引外资来进行民宿农家乐的开发,但是我们一定要让他们尊重古街古村的风貌。吴中区金庭镇石公村明月湾古村村民吴老伯说,“一部分租给人家做民宿 自己又是可以得一笔钱,这个每年6万左右,农副产品可以销掉一点,把村子保护好了,就是我们的财富。”

  在保护与利用中,给传统村落新的活力,吴中已经有12个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单,是目前全国入选数量最多的县(市、区)之一。这些传统村落分布在沿太湖区域,体现了吴中的人文底蕴。同时,也是苏州多年来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成果之一。

  苏州市住建局村镇建设处副处长沈健介绍,“目前我们全市是有14个中国传统村落,还有71个江苏省传统村落,那么去年我们在国家和省的传统村落的基础上,建立了苏州市的传统村落, 公布了首批的38个苏州市传统村落和51个村镇传统建筑组群,建立了一个国家到省,到地方的传统村落保护体系。”

  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意味着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将会“握指成拳”,从区域层面,在传统建筑活化利用、保护利用的工作机制等方面谋“创新”。 苏州市住建局村镇建设处副处长沈健告诉记者:“吴中区现有的12个中国传统村落,还有以及一大批省级和市级传统村落,为一个节点来推动整个示范片区乃至全市传统村落的面貌改善,来增强我们传统村落的生命力, 以苏州传统村落这样一个整体的形象价值,来打响我们苏州的‘江南文化’品牌。”

  今年正值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制度建立10周年。自2012年住建部等四部局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以来,江苏多措并举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江苏省住建厅村镇建设处副处长曾洁介绍,我省目前已公布命名439个江苏省传统村落和365个传统建筑组群,其中有33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挖掘保护了一大批在地域多样、历史传承和乡土文化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村落。

  下一步,江苏将如何进一步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扩大示范效应?省住建厅计划分三步走。

  首先,将传统村落找出来、保护好。“按照《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办法》要求,持续开展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组群的摸底调查,做好保护名录的动态更新,确保完成‘到2025年有效保护1000个省级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组群’的目标任务。”曾洁说,下一步省住建厅将指导各地认真组织编制保护发展规划,积极推动挂牌保护,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其次,积极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江苏将遵循“保护优先、兼顾发展、合理利用、活态传承”的原则,持续改善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居环境,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地域文化,以文化振兴激发村落内生动力,并将传统村落作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优先支持对象,打造一批集山水美景、田园风光、乡愁技艺、现代产业、宜居生活于一体的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 

  再次,有序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江苏将指导吴中区细化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方案,明确实施重点内容、工作举措、预期成效等;编制印发县域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规划,因地制宜连点串线成片确定保护利用实施区域。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尹美又 编辑/汪泽)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