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港口的运输生产如何保障?船舶停靠码头期间,船员如何工作、生活?今天(4月29日),记者实地探访了南京最繁忙的码头之一龙潭港,守好南京"水上大门"的同时,码头的吞吐量在第一季度实现了约6%的稳步增长。
网络下单补给、自助智慧岸电 “无接触”保障船员生活
南京龙潭港拥有长江上最大的集装箱港区,也是南京地区国际集装箱进出口的唯一通道,每天有40多艘船舶在此停靠。港区在严格实施非必要不登陆、不登轮、不搭靠的管理举措,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也联合了港口企业、交通部门,配合边检、海关、海事等多个单位,优化保畅服务,做好船员生活保障。
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有限公司安全总监赵雪松介绍:“现在是用App的形式网上订货,岸边进行无接触的交接,船上用网兜和提绳的形式,进场保供的人员也全程防护,解决了船上的人员生活物资需求。”
今年年初,龙潭港还上线了24套智慧岸电设施,为靠港船舶提供自助接电、自动停送电、线上结算等业务。赵雪松介绍:“保证了90米一个岸电装置,改变了以前需要人工进行对接插板,目前全部采取自助式,相当于自助式的车辆充电这种形式,通过平台可以监控到每条船实时的接电状态,目前注册的船舶是403家,用了电量已经将近20万度电。”
一船一策防疫、自助消杀设备 “管得住”也要“放得开”
为落实疫情防控,保证货运畅通,船舶进港前需提前申报船舶及船员信息,根据风险等级“一船一策”。对于更换船员的国际货轮,港区在岸边建设下船人员无接触式防疫通道,由海关边检等部门完成查验。赵雪松告诉记者:“我们有自动消杀的装置,进行全身的消毒液的喷雾。出来之后又分成三个区,叫一脱区、二脱区和清洁区,清洁区换上新的防护服登记出来。这样来说布置迅速、来得高效,船舶靠港之后10分钟内就全套布置完成。”
对于进口外贸直航航线的集装箱,港区建设“通道式自动消杀喷淋装置”,提高了作业效率,让集装箱运输更顺畅。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有限公司商务中心市场开发部经理段昌尉介绍:“一个是管得住,一个能放得开。管得住就是说在疫情防控,严格执行国家包括省市街道对于疫情防控的要求,放得开是帮助企业去解决困难。虽然说一季度有疫情的影响,但是我们整体的一季度的外贸,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省市层面,南京市的层面都还在保持一个良好的增长。”
为解决船员对核酸检测的需求,南京各港口结合自身情况,由属地提供船上或岸上免费核酸检测。截至4月24日,南京全港口已完成核酸采样18000多人,抗原检测10000多人。
南京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则组建了一个高风险专班,实施闭环管理,协助国际货轮安全办理船员换班、保障生产物资通关。南京港出入境边检站执勤三队副队长夏开愫说:“做好船舶检查、人员检验,登轮作业和船员换班工作,构建工作闭环。今年以来我站共查验出入境(港)船舶487艘次,查验船员9581人次,安全办理船员换班手续426人次。”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雪彤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