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5周年。今天(29日)上午,“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南京大屠杀85周年祭”书法作品展开幕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史料陈列厅首层多功能厅举行。
本次作品展围绕历史与和平主题,以爱国的情怀、肃穆的诗情、激荡的笔墨深情挥洒,展出了106件书法作品。
展览分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共展出13幅作品,创作内容均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历史、话和平的经典语录,例如“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等;第二部分共展出20幅作品,书法内容为古今中外名言警句,例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等,让人们鉴往事而知来者,晓天下而明真理;第三部分共展出15幅作品,内容包含了很多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对苦难过往的切肤剖白,例如幸存者李秀英曾说:“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让无数人为之动容。幸存者们在经历生离死别的痛楚后,不忘嘱托人们铭记历史,面向未来;第四部分共展出57幅作品,主要呈现近年来,国内外观众参观纪念馆后的真切感怀。例如“我们永远不忘死去的人,活着的人有义务永远不再给其他人带来痛苦!”等,让全世界铭记,维护和平是国内外人士的共同心声。
江苏省书协副主席、南京市书协主席谢少承介绍,参加本次书法展的书法家,是南京市书协经过反复酝酿后推选出来的,其中不乏在全国各类书法展赛中摘金夺银、为南京市书法事业作出突出成绩的老中青书法名家。他说,“这次展览从征稿到截稿,只用了短短12天时间。作者们收到邀请函后,雷厉风行,加班加点进行创作。有的作者对作品要求极高,写了50多幅,才从中选出最满意的一幅。有的作者出差在外,在旅途中创作,写好寄回南京。还有的作者尽管身患重病,依然坚持创作。通过作者的艺术构思和情感抒发,展出作品让观众得到耳目一新的观感!”
80后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南京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陈鹏,为本次书法展书写了2018年9月19日习近平向2018年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致贺信。陈鹏表示,他一气呵成写就了这幅字,“写之前心里打腹稿已经很长时间,我想体现那种庄重、肃穆、正大气象的感觉。其中,我运用了汉代简书、隶书等古文字元素综合而成,总体向观众传递文化自信。”
90后书法家、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吴一冰,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他为本次书法作品展书写了葡萄牙社会党主席玛丽娅·德贝伦·罗塞拉来馆参观时的一句留言。吴一冰说,这幅字,他花了两个下午时间,先后写了三四稿才满意,“我是南京人,从小了解南京大屠杀历史,小学和初中时,学校都组织我们来纪念馆参观。我觉得这是一段城市记忆,我们今天能生活在和平安稳的环境里,是我们前辈付出血的代价换来的。我想通过作品告诉观众,要铭记这段历史。”
80后观众徐女士说,看到书法家们风格各异的作品,能感觉到他们在创作时肯定花费了不少心血。“当我看到幸存者们的话也变成了一幅幅书法作品展出时,感觉冲击力更强了,这是他们的血泪控诉,提醒着我们每一个参观者不要忘记这段历史,要奋发图强,不让悲剧重演。”
00后南京观众小薛29日下午来到纪念馆参观。作为在南京出生长大的孩子,大学期间又学习日语专业,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这段惨痛历史十分关心。她说,“我看了展览后,感觉心里很悲愤。走出《南京大屠杀史实展》,看见外面的天空是阴沉沉的,心里也很压抑。后来走进书法作品展,看到书法家们遒劲有力的字,仿佛能感受到他们在呐喊,在呼唤,在告诫我们,不要忘记过去,要珍惜和平,要展望未来。”
记者了解到,“五一”小长假期间,纪念馆正常免费开放,实施预约参观模式,市民可前往临时展厅参观此次书法展。需要注意的是,外省市低风险地区来宁人员应持有南京市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完成相关查验流程方可进馆参观。
记者:融媒体新闻中心/吕莹莹